中国报道讯(苏礼彬 报道 通讯员 金轶润)“研究会老同志们十七年如一日致力于传承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不仅为革命老区长足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桐庐新四军历史研究,引导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付出了辛勤汗水……”
县委书记方毅近日回信给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表达了对老同志们无私奉献、倾情付出的感激之情,认为这份精神、情怀、坚守、初心值得桐庐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
在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的当下,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在不久前写信向方毅汇报了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字里行间满是延续红色根脉的拳拳之心。
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成立于2004年,如今有105名会员,但这是一个随时都有可能变动的数字!
“从成立至今,近50位老会员先后离世,他们将生命的最后一刻都献给了军史研究。”研究会会长王六堂在2012年退休后,就全身心投入到军史研究中,他的话充满了对昔日“老战友”的不舍。
“接力棒”一次次的交接,前赴后继之中成果越来越明显。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经修缮提升后崭新亮相,这背后就凝聚着老同志们的不懈努力。“红色年代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革命旧址、遗址、遗迹,他们是革命历史的见证,是革命老区的母体,更是我们开展传统教育的实景……”王六堂的话,道出了会员的共同心声。
今年县“两会”期间,研究会利用政协议政平台,发出了《让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价值永放光彩》的呼吁,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经四个月高质量施工,“红色新合难忘金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对外开放。
6月22日那天,研究会老同志们和方毅等县四套班子领导、省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金萧支队革命后代等,在纪念馆前开展了集中宣誓活动,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革命老区。
与纪念馆的新面貌一样,整个革命老区也是焕然一新。而点点滴滴的变化,老同志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他们主编《老区新合展新姿》历史丛书,全方位介绍了老区人民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和翻天覆地的生活变化;
他们坚持每年进山,在绿水青山间深入挖掘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先烈事迹;
他们建立了“小小新四军研究会”,开展了重走“金萧路”等活动,活力不比年轻人差……
从老区到全县,他们的战线越来越长。
组建宣讲团,对全县中小学生开展传统教育,讲党史、军史达千场以上,仅今年就开展了80余场宣讲活动。
编印《传统哺育我成长》一书,为学校政治、德育和语文教学提供补充和参考,受到师生欢迎……
正如方毅在回信中写道:“新四军历史研究,已经成为桐庐红色精神谱系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们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增添了强大精神动力。”
如今,他们年过九旬,仍脊背笔挺、目光坚毅,激情满怀仿佛少年,同声共步地行进在促进桐庐发展的队伍中。
阅读完方毅的回信,王六堂难掩激动的心情,他表示:“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继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好红色基因、保护好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一代接一代地传递好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接力棒。”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