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杨雨潇:传承非遗,让“临海剪纸”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24-08-08 10:46:57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勇 通讯员 陈余玉)这个夏天,巴黎奥运会如火如荼进行着,她却用一把剪刀、一张张彩纸、在纸屑间飞舞,将中国军团奥运健儿的风采跃然纸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以自己独特艺术风格,把“临海剪纸”登上国际新舞台,绽放出新的光彩。

夕阳西下,行至台州府城紫阳古街,“张秀娟剪纸博物馆”即刻跃入笔者眼帘。“临海剪纸”将如何得以复兴?又将如何繁衍时代“根苗”?台州市欧美同学会理事、临海市张秀娟剪纸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杨雨潇娓娓道来她和非遗传承的故事……

出国深造,不想成为离家的“流浪者”

“临海剪纸”以玲珑、秀气、雅致、线条柔和等特点,加上粗细皆备、构图完美……成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杨雨潇记忆里,母亲张秀娟常拿剪刀在纸上飞舞,费尽心思,剪出一幅精美的作品。这是陪伴她的整个童年,也是她的儿时最温暖记忆。

张秀娟作为“临海剪纸”代表传承人之一,致力于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博采众长,剪法技艺精妙入微,人物形象灵动飘逸,作品独特典雅精致。杨雨潇从小在耳濡目染下,对“临海剪纸”有一种特别的情感。

“小时候,我挺喜欢剪纸,也拿剪刀随意剪着玩耍。初中时候,妈妈是学校一名劳技老师,专业教剪纸课程,我就是她的学生。”上高中后,学业繁忙,杨雨潇就很少再剪纸,偶尔有闲,剪一会儿享受下闲暇的时光。

2011年,杨雨潇从西安外事学院毕业后,前往法国研修法学硕士学位,三年学业完成后,在巴黎找了一份从事工艺品、艺术品进口采购的国际贸易工作。在学习、工作五年来,常周旋客户和商品之间比价格、谈生意。“其实,我不喜欢这种谈判工作,也考虑换一份工作,继续在国外呆下去。”杨雨潇说道,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喜爱的剪纸。“外国人不过中国年,但农历新年时,他们会跟我说‘新年快乐’。为了传递和分享中国新年喜悦,我会剪些喜气图案赠送,外国友人见后会惊叹赞美,这是她特别开心的日子。”

优异学习成绩,稳定国外工作,如继续呆下去,就有机会移民法国。这对同龄人来说,这一切都会让人羡慕。然而,杨雨潇觉得并非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法国呆的时间久了,总觉得自己是飘泊的‘流浪者’,没有‘家’的温暖,十分思念家乡和亲人。还有是妈妈一个远洋电话,与她聊了‘临海剪纸’传承问题。”杨雨潇说道,几十年来,她母亲为了剪纸的传承和发展,花了许多的心血,也她感觉自己应该有一份责任。

于是乎,杨雨潇再也没有太久的纠结,决定放弃国外一切回到家乡。传承“临海剪纸”成了她最好的情感归宿。

归国发展,成为“临海剪纸”的传承者

杨雨潇回国后,成了“临海剪纸”第二十二代传承人。她边跟母亲学习、摸索剪纸艺术新技艺,边尝试将剪纸与新业态结合,想让非遗技艺有个新发展。

2016年圣诞节,她怀着忐忑的心情,举办一次剪纸学习体验活动。“开始担心没人来参加,没想到吸引几十名体验者,其中不乏世界各国国际友人。”体验现场还做了精美布置,准备红酒和甜点,让体验者学习之余,能够相互交流。

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让不少体验者之后,又常参与她主办的各种剪纸体验活动。杨雨潇说道,那次活动,让许多人通过体验了解剪纸艺术,也为她进行类似活动提供了经验和信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长久的发展,仅靠公益是不够的。”杨雨潇深谙这一点,母亲张秀娟为此做了许多的努力,“张秀娟剪纸”是临海剪纸一个著名文化品牌,并获得了国家专利1项和作品著作权178项,以及拥有面向全国中小学剪纸教材、系统培训体系和丰富文创产品,形成一个文化产业链。“现在,我们拥有紫阳古街剪纸博物馆,括苍山国家森林公园博物馆也将于今年8月开馆,这都是了解‘临海剪纸’的重要窗口。”

杨雨潇坦言,自己技艺达不到母亲高度,但对剪纸有着自己的理解。“作为年轻人,希望剪纸是个简单好玩的。如每天坐着苦剪八、九个小时,这也违背了她的初衷。‘好玩’更能容易吸引民众,如仅呈现大师的作品,会令人望而却步。”

针对“好玩”的目标,杨雨潇做了许多尝试。每年春节,她就推出中规中矩的“十二生肖”剪纸活动,还教给体验者方法来剪团花,剪什么样效果都可自由发挥,剪好后再剪跳芭蕾舞人,团花套在人像当裙子,成品可拿回家做摆设。“元宵节,我也开展立体剪纸教学活动,教大家剪花球,外缀流苏,成品当成元宵节花灯。”杨雨潇说道。

“众所周知,剪纸是用剪刀代替笔,纸张因不易保存、易褪色,她将剪纸应用丝绸上,色调丰富更易保存。”杨雨潇说着,我将剪纸和实用性相结合,研究一些衍生品,让更多人亲身地接触剪纸。

以前,大家欣赏剪纸作品时候,觉得作品很精美,上手很困难。“我认为,非遗还是要回归民间,活在当代。每年,我都会去参加厦门、深圳等地文博会,让剪纸登上大雅之堂。明年还计划去国外办展览。”杨雨潇说道。

学习剪纸技艺、挖掘剪纸艺术、传习剪纸课程、普及剪纸故事、传播剪纸知识……这些都是杨雨潇的日常,也是杨雨潇的努力方向。

创新载体,成为“临海剪纸”的传播者

作为台州市欧美同学会理事杨雨潇,也深知肩负“海归担当”的责任与使命,不仅要传承“临海剪纸”非遗技艺,弘扬中华文化瑰宝,还要讲好中国故事,让全球更多人感受中国剪纸艺术的魅力。

2020年,新冠疫情突袭,“锁住”人们出行脚步,杨雨潇就开设了“非遗云课堂”。每天上午10点半,她通过抖音直播平台开展“临海剪纸”教学,向国内外“孔子学院”传播临海剪纸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鸟兽花草、传说故事、历史人物及吉祥图案内容。每天一款随手剪,半小时学剪纸。“病毒阻碍不了文化传承,为居家防控疫情人增添新春年味。”杨雨潇谈及,通过直播传递剪纸艺术,就是更好地向全球传播中国好故事。

同样,作为台州统战人士的杨雨潇,将“临海剪纸”编写课程走进校园,为学生群体定制彩色、立体等创意剪纸体验;成立临海留守儿童“非遗流动课堂”,推出羊绒棉剪纸杯垫、挂件、刺绣等文创产品,让剪纸古老技艺走进留守儿童内心。另外,她还带领一批剪纸手艺人,为机关干部、厂矿职工、农民等群体开设了讲座、体验课。如今,她的学员遍布全国各地剪纸艺术爱好者,也有美国、匈牙利、法国、西班牙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总人数达4万余名。去年3月,杨雨潇被临海市统战部任命为“台州府城海外传播官”。

“对非遗最好保护就是消费,我希望能将非遗项目公益性与营利性产业化结合起来。”杨雨潇尝试着“剪纸+”一站式府城非遗文化短旅模式。

什么是“剪纸+”?又能带来什么样的“加法”效应?

杨雨潇解释道,该项目以“张秀娟剪纸”文化品牌为核心,张秀娟剪纸博物馆为依托,结合多个中国特色非遗项目,利用互联网的传播快、受众广等特点,推出文化消费O2O模式,搭建文化艺术及其衍生品贯穿线上线下“府城非遗文化短旅”体验路线。

具体的来说,就是“剪纸+”非遗,包括“临海剪纸”和“胡本草堂中医疗法”,根据实际增加项目;“剪纸+”休闲旅游,包括紫阳古街和括苍国家森林公园;“剪纸+”互联网,包括第三方销售平台、微信微博和门户网站等。

“线下以体验为主,带领体验者进非遗馆、博物馆了解非遗项目,剪纸中、低、高端的体验、中医养生的体验等;线上通过文章、教程宣传府城非遗。”杨雨潇介绍道,线上线下结合,进一步完善剪纸产业链,在传播文化同时,为临海剪纸产业化提供大量的受众,也为文创产品销售开拓客源。“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推动台州文化发展,实现非遗项目一体化的经营。”

杨雨潇认为,“临海剪纸”发展不单是结果产业化,还要过程产业化,让更多的人接触“临海剪纸”,了解剪纸艺术、喜欢剪纸艺术、接受剪纸艺术。“我们在这方面已有深厚的基础,剪纸系统性培训较为完善,剪纸材料和教材也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了。”这是杨雨潇在发展“临海剪纸”所要做事情之一。

“接下来,我不仅要坚持传承之事,还要将剪纸元素融入更多载体,让‘临海剪纸’成为文化润富的纽带、链接海外的桥梁、台州府城独特的文化地标。同时,要让‘临海剪纸’不仅是台州的,还是浙江的、中国的,乃至世界的。”杨雨潇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责任编辑:马玉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