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苏礼彬 报道 通讯员 叶晶)“牢牢把握‘中国民营快递之乡’优势,推进快递进村‘全覆盖’,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不做大手掌,要做‘大脚掌’,开发‘走亲大脚掌’应用场景,让入户情况一屏掌握、群众意见一键流转,打通村民移动互联办事最后一公里。”
……
不久前,浙江桐庐县评选出旧县街道“旧·连心”小程序项目、邮管局快递进村“全覆盖”、县公安局的“全域通办”等10个项目为第一批最佳实事项目。这些实事项目通过畅通“民呼”渠道,重点关注民生小事、民生急事、民生难事、民生大事,在解决急难愁盼上有突破,以干事为民的务实行动打造别样“温暖之城”。
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老百姓的幸福家园。一个有温度的桐庐,一座闪耀着文明之光的桐庐,一座传递着涓涓暖流的桐庐,是所有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的共同家园。
其实,早在2019年,我县就出台了《建设“温暖之城”行动方案》,推行“我们的议事会”“邻里守望”等特色品牌项目,打造“文明我践行、垃圾不落地”等本土品牌,推进“礼让斑马线”“桐庐文明车”等文明行为养成,深入推进“温暖之城”建设。
大爱桐庐,温暖之城。
在桐君街道南门社区,凉茶摊是社区家喻户晓的公益服务项目。每年夏天,社区党员志愿者们都会在老年食堂门口摆起凉茶摊,为来往的市民朋友免费供应凉茶、绿豆汤,这样的温暖一直延续了20个年头,受到大家追捧和点赞:“三五好友在一起喝茶、聊天,非常舒服,希望茶摊长长久久办下去!”
这样的暖心画面,在桐庐比比皆是:斑马线前,车辆礼让行人,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餐馆里,厉行节约蔚然成风;遇到困难,很轻松就能找到志愿者……在这座温暖之城,幸福感写在了每个人脸上,获得感藏在了每个人心里。而这些得益于每一位桐庐人的躬身践行,得益于全民的深度参与。
城市,因善美更温暖——
分水小源村村民韩伦语,20年坚持义务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孩子,电灯坏了、屋顶漏了、老人看病,甚至是开家长会,不管多忙,他都随叫随到。
老人坐轮椅过马路被困,外卖小哥暖心护送然后悄然离开。就在同一个路口,又有两名热心市民陆续向该老人施以援手。
在桐庐,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小美”都会得到社会各界的褒扬和肯定。有的见义勇为,有的诚实守信,有的孝老爱亲……越来越多的“草根”人物典型在这些活动中被发掘出来,成为人人赞颂、学习的榜样。
幸福感也需要不断更新。医疗惠民、交通优化、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等,桐庐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得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办好民生实事带来的变化。连续举办10年“桐庐百姓日”,先后发布“新生儿红包”“就业红包”、设立关心下一代基金等惠民政策,让百姓有满满幸福感和获得感。
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进全国一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全国率先试点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如今,打造“温暖之城”早就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浸入城市骨髓的因子,正润物无声作用在桐庐这片土地,让城市美丽、整洁,让百姓温暖、幸福。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