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苏礼彬 报道 通讯员 章肖笑)“我今天跟小朋友一起玩得很开心,我还把自己画的画做成了扇子。”正在上课的杨旖文小朋友告诉记者,“还收到了好多好多礼物呢。”
在这里,凤川街道桑园村开展了“复兴少年宫”开学第一课。在这里,“新村夜话”之“情暖桑园 与你童行”微心愿圆梦活动拉开了序幕。制作纸扇、造鸟窝、扎灯笼、串手链……桐庐青少年宫辅导员们手把手地教着小朋友,志愿者们维持着现场的秩序,时不时地还能听到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不快活。
“接下来,我们进行下一个知识问答环节啦。小朋友们都去过桐庐的哪些红色教育基地呀?”胡老师提问道。“我、我去过新合的纪念馆”“我妈妈带我去看过革命烈士纪念碑”……小朋友们纷纷举手抢着回答。通过党史小知识的问答,不仅让他们学到了知识,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希望他们茁壮成长,当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为了搞好这场活动,桑园村还专题召开了“新村夜话”之“情暖桑园 与你童行”活动,围绕“与你童行”——新桑园人之家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的内容、需求展开讨论,同时还收集到了一批“小候鸟”的微心愿。
“我们桑园村外来人口多,因此在2012年建立了‘桐’心家园,以‘桐心’促同行,以‘议事’促发展。2018年区划调整后,我们把这个品牌升级为‘新桑园人之家’,探索‘外来人管外来人’的基层民主协商议事新机制,而其中‘小候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关爱‘小候鸟’这项志愿活动我们也坚持了近十年。”凤川街道桑园村党支部书记赵有金介绍道,“今天借助乡村‘复兴少年宫’手工实践活动圆了‘小候鸟’微心愿,为他们送上专属的开学大礼包,希望他们开开心心迎接新学期。”
下一步,凤川街道将充分利用文明实践资源、依托“新村夜话”平台、借助志愿服务力量、设计系列特色课程,把乡村“复兴少年宫”打造为周末“官方带娃”新品牌。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