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横村镇探索流域生态治理创新模式 桐庐县首个生态缓冲带建成使用

发布时间:2021-09-03 16:16:4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苏礼彬 报道 通讯员 王仪楚  袁媛 龚晟滢)近日,横村镇白云村“白云间”景区的河湖生态缓冲带新建完成。作为桐庐县首个生态缓冲带,成功探索了流域生态治理新模式。

“白云间”景区新建生态拦截渠1190 米,人工湿地 574 平方米,氧化塘 400 平方米,选用苦草、金鱼藻等沉水植物,以美人蕉、茭白作为挺水植物,利用生物的不同特性,逐步恢复水生态,增加水体自净能力。

信步走在“白云间”景区,茂林修竹,小桥流水,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风光一览无余,引来不少游客驻足拍照。

这一切,得益于白云村创新实施的河湖生态缓冲带的建设,从河道防洪“工程化”到人居环境“生态化”,使得“白云间”环境面貌实现了质的“蝶变”。

“河湖生态缓冲带是在水域与陆地之间的一定区域内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植物带,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湿地、生态拦截渠、植草沟等措施具有拦截污染、净化水体、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作用,能够达到保护水质和改善人居环境双赢。”横村镇生态环保办主任林文清介绍。

“白云间”通过种植以荷花为主的立体植物带,形成拦截农村污水末端出水的生态防线;利用天然地势落差,因地制宜构建多梯度生态缓冲带,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和流动性,一幅水清岸绿,鱼戏荷叶的画卷已然画就。

村居环境好,村民生活美。河湖生态缓冲带建成后,“白云间”景区已成为了不少村民休闲的好去处。“早的时候这片池塘是一块荒草地,现在多美,绿道铺好了我们也有地方散散步走一走。”村民严雪娟话语中满是骄傲。

近年来,横村镇将水污染防治措施推实走深,不断探索长期性的有效治水手段。作为生态扩容增量的有效手段,河湖生态缓冲带对于恢复水生态系统、实现人水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