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致杭萧 报道 通讯员 范方斌)近日,萧山区进化镇举行葛理庸、葛树滋烈士书信捐赠仪式。中国致公党杭州市萧山基层委二支部副主委、萧山吴越历史文书博物馆馆长申屠勇剑向进化镇政府捐赠葛理庸、葛树滋叔侄双烈士书信3封。
为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今年进化镇政府将葛理庸、葛树滋双烈士故居陈列馆修缮列入民生实事之一。目前,故居陈列馆装修已接近完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布展工作,但最缺的就是葛理庸、葛树滋烈士的相关书信等文物。申屠勇剑闻讯后捐赠的3封烈士书信具有代表性和连贯性,展示了葛家诸多教育理念,展现了不平凡的家国情怀,能为广大观众提供生动的历史见证,既解决了开馆的燃眉之急,又丰富了展陈的内容和深度。
葛理庸写给父亲葛癸生书信一件
葛树滋写给父母亲书信一件
葛理庸祖父葛简青写给葛理庸父亲葛癸生书信一件
申屠勇剑研究萧山地方文史30余年,2012年创办萧山吴越历史文书博物馆,馆藏萧绍地区明清历史文书20000余件,其中有葛理庸家族的书信。在捐赠仪式上,他表示,这些革命文物资料可以充实葛云飞故居纪念馆和葛理庸、葛树滋双烈士故居陈列馆展示和馆藏的内容,发挥“褒扬先烈,教育后人”的革命传统教育作用,引导全社会形成尊崇革命英烈、庚续红色血脉的良好氛围。
双烈士介绍
葛理庸、葛树滋烈士都出生于进化镇云飞村。云飞村,原名山头埠村,为清代著名抗英民族英雄葛云飞故里。
葛云飞同族近支裔孙葛简青的孙子葛理庸,是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葛简青的重孙葛树滋为朝鲜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葛理庸和葛树滋是叔侄关系。
受先贤遗风影响,葛理庸和葛树滋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勇担当敢作为,为家乡做了不少好事。
葛理庸于1920年出生于进化镇山头埠村。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葛理庸回到家乡进化。回家后,他办起了战时小学,开办了夜校,免费招收失学儿童入学,还积极进行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2月,葛理庸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葛理庸被安排留在金萧地区继续领导革命斗争。1946年春,葛理庸和警卫员两人外出执行任务,途中与国民党枫桥中队遭遇交战。在掩护警卫员撤退时,葛理庸被敌人子弹击中不幸壮烈牺牲。
而他的堂侄葛树滋,时任进化乡武装部队主任兼民兵排长。1951年5月,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毅然参军赴朝抗敌。1952年2月3日,他因被敌军弹片击中腰部抢救未及而壮烈牺牲,年仅27岁。
责任编辑:马立峰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