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临海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1-09-18 10:57:0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勇报道 通讯员郭宇翔)9月17日上午临海市召开《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新闻发布会。

临海市应急管理局徐玉铭副局长对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作具体内容作介绍。

徐玉铭:开展临海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摸清我市灾害风险隐患底数的重要手段,是客观认识全市灾害综合风险水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及时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科学评估我市灾害综合风险水平,制定科学实用的灾害综合防治区划,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轻自然灾害风险,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普查也是提升全社会灾害风险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次普查涉及范围广,普查办将通过举办一系列专题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提升全社会对灾害风险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二、普查的具体内容

根据省、台州市普查办的要求,结合临海实际情况,市普查办于8月9日印发《临海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落实方案(总体方案)》。根据方案要求,本次普查我市需开展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海洋灾害和地震灾害6个主要灾害致灾调查、承灾体调查、历史灾害灾情调查和评估、综合减灾能力调查和评估、自然灾害重点隐患调查调查与评估、主要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以及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总计七大类工作。

三、普查的主要目标

临海市将通过本次普查实现三个重大目标。

一是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全面获取我市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海洋灾害、地震灾害6个大类22个小类灾害致灾信息,以及人口、经济、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等重要承灾体信息,掌握历史灾害信息,查明区域综合减灾能力。

二是把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客观认识当前我市致灾风险水平、承灾体脆弱性水平、灾害综合风险水平、综合减灾能力和区域多灾种特征,为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和防治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形成分区域、分类型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健全风险评估与灾害防治区划等技术方法体系,形成适应我市实际情况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制度体系。

四、普查的组织开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普查工作开展。市府办于2020年8月31日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临海市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应急管理局,统筹协调普查相关工作开展。

二是编制实施方案,明确市各部门工作职责。根据最新的浙江省和台州市的总体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临海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总体方案)》,明确了风险普查的目的和意义、目标和任务、质检核查与成果汇交、宣传与培训、组织实施五大内容,重点是确定了主要承灾体和单灾种的调查实施部门。

三是建立工作机制,保障普查工作稳步推进。市普查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牵头抓总的作用,制定普查办工作规则,坚持实行普查工作例会、月通报等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使各责任单位能够共享全市普查资源,成员单位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又相互借鉴,确保后续普查工作不留一块短板。全市有关部门按照“分包分干”的总体原则,开展具体承灾体或单灾种调查工作,其中市应急管理局负责承灾体、减灾能力、历史灾害和地震灾害调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海洋灾害调查,市建设局负责房屋建筑承灾体调查,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交通公路承灾体调查,市水利局负责水旱灾害调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市政设施承灾体和城市内涝调查,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水路承灾体调查,市气象局负责气象灾害调查。

会后,媒体跟随普查工作人员走进自然灾害应急避灾所和救灾物资储备库实地普查,清点避灾安置中心的各类物资和设备情况,并对学生播放自然灾害宣传片等相关知识普及。

责任编辑:张卫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