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苏礼彬 报道 通讯员 李雯)钱大伯,早上好!您今天感觉怎么样?身体还好吗?”亲切的问候来自钱大刚脖子上的智能设备,几乎每天,设备另一端来自“爱宁养老”的工作人员都会嘘寒问暖,与桐庐县富春江镇独居老人钱大刚进行线上聊天。
“我们每个月都上门为独居老人量血压,搞卫生,他们需要的话帮他们代购油米。”爱宁养老负责人位育娜表示,爱宁养老以“助急”为核心,为老年人提供“救助、关爱、健康、家政”等便捷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
“这台智能设备还能进行GPS定位,由我们设置老人的活动半径,一旦老人踏出这个活动半径,设备就会立马报告,我们可以根据定位将老人找回,也就相当于防走失功能。”位育娜补充。
脖子上的小设备功能多样,为独居老人提供了情感、健康、生活方面的各种需求。而位于瑶琳镇大山村在外打工的村民陈玉祥,说起母亲突然中风摔倒一事仍心有余悸。
那一日,陈玉祥照例打开手机上的监控软件,想看看远在老家的母亲。可当他打开监控时,屏幕那一端的母亲竟摔倒在地,这让陈玉祥一下紧张起来,立马打电话给120并通知了同村的兄弟,这才第一时间将母亲送入医院,得到及时的救治。
“多亏了村里为80周岁以上老人安装的‘孝心监控’,要不然我妈摔倒在家中都没人知道!”说起孝心监控,陈玉祥止不住地感谢,“妈妈年纪大了不会用智能手机,平常无法视频,我们又远在外地打工,心中很是牵挂,有了这个监控,只要打开手机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家中母亲的情况,我们在外也就放心了。”陈玉祥说。
事实上,除了陈玉祥家,大山村40多位80周岁以上老人家中都安装了这款孝心监控,子女只需手机点一点就可与监控那端的老人进行联系。“我们建了一个微信群,一旦家人通过监控发现异常情况,我们会立马上门查看。”瑶琳镇大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洪正明表示。
近年来,浙江桐庐县县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富春江镇、桐君街道东门社区引进服务商户开展以“助急”为核心的智慧养老服务,后台通过感应装置监控老人的状态并提供呼叫、防走失、代购、维修等服务。
同时,实行由老人点单、第三方为老服务公司提供服务的方式,除失能老人这个主体外,全县1.5万名8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享受到服务。目前纳入基础目录库的服务有10种,并实行POS结算,互联网+养老平台监控管理模式,引入第三方监管。
“在我县,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已是常态。”县民政局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申屠玲洁一语道破。
的确,留守独居困难老人每月有一次包户、定期、接力式的亲情服务;
根据“性格相近、爱好相似、住址相邻”将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健康老人与病弱困难老人就近、就亲、就便帮扶结对,形成银铃互助;
夕阳红供餐全覆盖,让老人既能“吃得上饭”,又能“吃得好饭”;
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让老人住得安全又舒心……互联网+智慧养老已渗透进居家养老的方方面面,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已逐渐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