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苏礼彬 报道 通讯员 叶晶 代龙 章丹华)“你们的招牌是什么?”“这个怎么样?”“那试一下。”……近日,桐庐县10余名中小学校长与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各院校党总支书记进行着热烈沟通交流。他们正在为“大手拉小手,点‘餐’到校助力双减”启动会出谋划策。
值得一提的是,为招待这些校长,杭商院特奉上了满汉全席“菜”单,“菜”单的菜品可谓是十分诱人。这其中,既有基础绘画、朗诵、汉语与文学欣赏等主打“招牌菜”,有高级办公软件应用、公众号运营、摄影、视频剪辑等创新融合的“特色菜”,也有汉服文化、象棋、中国民间乐器等有滋有味的“传统菜”,还有轮滑、羽毛球、乒乓球等饱腹的“能量菜”。
针对中小学的不同学段,杭商院提供的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也有所侧重。小学阶段一、二年级侧重手工操作、游戏活动等,三至六年级侧重兴趣小组、综合实践;初中阶段则侧重科技创新、答疑解惑等。未来,学院还将逐步实现所有中小学按需点“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
“自实施双减政策以来,学校也积极探索对教学变革的思考,丰富孩子们的课后服务。今天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自主选课的平台,可以挑选符合我校学生需求的课程,同时也增进了与杭商院的沟通交流。”在交流座谈会上,各校校长如是说。
自2016年以来,杭商院各学院相继对接桐庐县春江小学、学府小学、玉华小学等多所中小学,开展了素描、书法、足球、日语等多门兴趣课程,获得了学校和学生一致好评——
其中,江南初级中学与杭商院团委对接,引进了吉他社、街舞社、仪仗队、象棋社、跆拳道等7个精品社团,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玉华小学邀请杭商院经法学院“少年国学”团队,通过“趣味讲授国学知识”“游戏领悟国学文化”等形式,将国学文化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给青少年。
“此次交流既拓宽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路径,也帮助桐庐中小学解决课后服务问题。”杭商院党委副书记狄瑞波说,接下来,学院将根据桐庐各中小学实际课程需求,提供私校定制,各学校可以按需点“菜”,满足中小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寓教于乐,助力教育回归本位。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