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苏礼彬 报道 通讯员 金黄璐敏 俞锋)根据2021年度省、市助残民生实事项目任务要求,桐庐县提升建设5家“残疾人之家”、提升建设1家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创建1家省级无障碍社区。
近日,记者从桐庐县残联获悉,桐庐县9家“残疾人之家”提升改造工作通过市级评估验收,超额完成该项任务;桐庐安养儿童康复指导中心作为全县唯一一家残疾儿童康复机构,通过省市验收;中杭社区、鑫鑫社区完成省级无障碍社区创建。值得一提的是,超额完成的分水乐聚“残疾人之家”获评并成为全县首个五星级“残疾人之家”。
“残疾人之家”提升建设重点从基础条件、服务功能、服务规范、社会融合等4个大方面及是否开展生活技能培训、是否开展定期康复训练等20个子项目展开评估。目前,全县共建成21家“残疾人之家”,乡镇(街道)覆盖率超90%,其中三星7家、四星13家、五星1家,为全县526名残疾人提供庇护服务。
江南镇“残疾人之家”、合村乡“残疾人之家”均从一星提至三星,在整体基础设施配备,环境卫生改善以及工疗作业室、文体活动室、康复室等职能科室改造上均有了提升。今年获评五星的分水乐聚“残疾人之家”除提供各方面的康复、疏导、适应等服务外,还拥有专业的护理团队,并成立了帮扶志愿者服务队,加快残疾人融入社会。
桐庐安养儿童康复指导中心采用康复、医疗相结合的模式,主要收治脑瘫、自闭症、肢体障碍、智力障碍、听力障碍等残疾类别的0—6周岁儿童。中心设有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感统室等功能场所并配备了相应的康复治疗设施。
县残联健全完善我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体系,增强服务供给能力。中心的提升建设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康复治疗,也给不少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与精神压力。“我们孩子不爱说话,在这里治疗了一段时间,我觉得有所改善。原本我得定期带他去杭州,现在这块精力省下来了,在桐庐也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残疾儿童家长周先生说。
县无障碍环境促进会会员小叶作为无障碍环境的体验官,再次来到中杭社区办事大厅时,已没有之前那么“膈应”了:轮椅顺着斜坡直接上去,进门门槛也不会阻碍轮椅,服务窗口还设置了残疾人“专位”。从家到社区办事大厅,再到周边转悠转悠,这一范围的畅行,让肢体残疾人小叶出家门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今年,县残联自我加压,在中杭社区、鑫鑫社区实施无障碍环境改造,投入资金约60万元,主要对社区范围内的盲道、缘石坡道、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公共厕所、无障碍车位以及办事大厅、党群服务中心的无障碍办事环境等进行改造,让残疾人通过无障碍设施的改造能够到达基本生活的目的地。
县残联成立省、市助残民生实事项目工作小组,提前谋划、统筹安排、深化措施、层层把关。接下去,县残联还将做好项目跟踪,确保民生实事“不反弹”“不回潮”,长久落实民生、惠及残疾人。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