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焦峰华 报道 通讯员 朱智翔 黄妙妙)走进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胜丰村,一条南北向村级柏油马路将菱珑湾分成两部分,东边是微风吹皱湖面的千亩荡,西边是白墙黑瓦保留了江南村落原始风貌的传统文化展示区,入口处麟湖八景为主题的农民画生态文化墙吸引了不少游客。
“以本地自然景观为题材的生态文化宣传墙,让村民、游客在传统艺术中感受优美生态环境。”曾任胜丰村第一书记的彭佳园介绍。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与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具有唤醒意识、引领风尚、凝聚共识、精神支撑等作用。近年来,嘉兴市不断厚植、培育、涵养社会生态文化,夯实高质量发展内涵,展现城市新文明。
生态文化墙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冬日的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建林村,暖阳照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绿树掩映、粉墙黛瓦,田园风光如诗如画。
在建林村口,一幅绘有青山绿水、垃圾分类行为示范,标有“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的生态文化墙画格外醒目,村民朱女士望着生态文化墙感叹道“现在家家户户实行垃圾分类,村子越来越美了。共建绿色嘉兴,需要每个人努力。”
生态文化墙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主题,使人文底蕴、自然文化和生态价值观念深度融合,引导全民践行绿色生产生活理念。“今年,我市培育生态文化墙2500多面,不仅图文并茂得扮靓了街脚村根,更展现了生态环境取得的显著成效,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培育生态文化墙,努力让生态文明浸润百姓生活。”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用生态文化墙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引导更多的人关注环保、参与环保,只是嘉兴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隅。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嘉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蝶变跃升。不久前,嘉兴市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3年实现总得分和排名“双提升”。城市“颜值”提升前所未有,文明“里子”涵养注入“绿能量”。
顶层设计指引
“你都好久没回家吃晚饭了,妈都不知道你去哪了?”闻老太抱怨地说。“妈,我是在做环保志愿者呢。你瞧瞧我这黄马甲上写着啥?”“民间闻臭师?”闻老太仔细地端详了一下,念了出来。“对啊,民间闻臭师。”儿子自豪地答道。……这段母亲与儿子对话来自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创作的,以“民间闻臭师”为原型的文学作品《儿子去哪了》。
因感人的环保故事情节、深刻的生态思想内涵,该作品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更入选了“大地文心”第三届生态文学优秀作品。
除了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创作文学作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嘉兴市文化馆还编排了反映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情景剧《莲叶何田田》,并组织巡演上百场;嘉兴市图书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举办了近百场视觉艺术作品展览。……在嘉兴,许多机关事业单位都积极传播生态文化,传递生态文明理念。可事实上,嘉兴近年来加入到播散“绿色”种子行列的社会“细胞”不止机关事业单位。
“截至目前,全市入选国家绿色园区1家,14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工厂、3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9家企业18个产品入选国家绿色设计产品。”嘉兴市生态创建办宣传处负责人说。
此外,嘉兴还创建了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8家、省级绿色学校175家、市级美丽河湖178条、市级绿色家庭每年100户,评选市级环保小卫士近千人。
机关事业单位组织创作生态文化产品,企业学校争创绿色单位……嘉兴社会各界“美丽”共建的浓厚氛围得益于顶层设计所带来的强大内生力。
近年来,嘉兴制定了《嘉兴市级有关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明确35个市级责任部门130条工作职责,并先后印发了《嘉兴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嘉兴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嘉兴市生态环境问题“万人大排查、百日大整治”攻坚行动方案》《嘉兴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十大攻坚行动”方案》等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文件,通过上层制度建设让生态文明落到实处,让生态文化遍地开花。
如今,一个政府、企业、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正在嘉兴辐射蔓延。
多样形式带动
“今年55岁的老朱就是一位‘闻臭师’。每到开工的日子,老朱便和同伴们一起,抽签、交出手机,去抽中的企业里到处‘逛’,用鼻子‘监测’厂区的空气中是否有异味。……”2020年7月8日,《人民日报》生态版以《空气好不好,鼻子说了算》为题“说道”了嘉兴开创的“民间闻臭师”做法。
此外,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守夜人”也受到新华社点赞,秀洲区跨界联合治水模式多次在央视新闻播出……
“央媒的关注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嘉兴走出了一条在全国独具特色的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之路。”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自2016年联合国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 明战略与行动》报告提及“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嘉兴模式”后,生态环保公众参与“嘉兴模式”就不断孕育壮大,从采用“大环保、圆桌会、陪审员、点单式、道歉书、联动化”等形式方法扩展到生态环境监督员、环保设施向公众“云开放”、生态环境知识“掌上学”等载体平台,公众活动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和实践性也在不断提高。
2018年,嘉兴着眼“参与、互动、体验、实践”,组织举办了市民生态探访和市民环保论坛,截至目前已开展525次,参与人数超2.1万人。2019年,嘉兴又策划启动了“金嘉平”生态文明实践联盟和“两山”议事堂,讨论和解决边界问题,开创了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环保基层协商新模式。2020年,在此前以自愿报名为主的基础上,嘉兴组织了集中招募“民间河长”“民间闻师”等生态环境监督员的活动。截至目前,共招募民间监督员2552人,发现和解决群身边环境问题4885个。
“从举办主题活动到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建立‘群众、企业、政府公共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是环保公众参与‘嘉兴模式’的初衷。”嘉兴市生态探访项目负责人刘建成认为,无论是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构建,还是生态文化传播,最终都是为了形成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行为。为此,接下来嘉兴将进一步深化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加大生态文化传播力度,持续激发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热情,助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