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底栖生物多样性印证“一江清水”出桐庐

发布时间:2021-11-22 13:38:5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苏礼彬 报道 通讯员 金轶润 陈伟荣)红纹蜉、膨铗大鳃蜉、黑扁蜉……说起这些名字,不少市民可能会感到陌生。它们统一的类别是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蜉蝣目,同时也是验证浙江桐庐县优质水环境的重要指标生物。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时间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底,且不能通过0.5mm(40目)孔径筛网的水生生物类群,是水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桐庐县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相关负责人何燕飞介绍,在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昆虫纲中,除了蜉蝣目(Ephemeroptera),还有襀翅目(Plecoptera)和毛翅目(Trichoptera)被统称为EPT。

“EPT的幼虫生活在水中,它们对水体环境要求较高,耐污能力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水体的水质。”何燕飞表示,蜉蝣目、襀翅目和毛翅目在桐庐县水生生物调查中都有发现,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桐庐县的水体环境质量较好。

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孕育了桐庐丰富的生物资源。今年以来,桐庐县联合第三方技术单位同时外聘中科院、高等院校等专家,成立专业的调查指导鉴定小组,对桐庐全县域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力求全面了解和掌握县域生物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截至目前,调查单位已完成底栖动物春季和秋季野外调查工作。

调查过程中发现,在桐庐县后溪、前溪、罗溪、芦茨溪等多处溪流中发现EPT昆虫,“它们在桐庐‘安家落户’,验证了桐庐水体水质较好。”何燕飞说。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