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重拳出击“治标”、文化治水“治本” ——海曙区擦亮治水“金名片”

发布时间:2022-01-20 17:55:46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张重雨 张玉雅之 报道 通讯员 胡小玉)“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城中”。海曙,这一座流淌了千年的历史文化核心区,因为有了纵横的水网衬起,显得湖清水秀、物华天宝。海曙区东临奉化江,北濒余姚江,中心城区坐拥千年名胜月湖。可以说,水,点缀着海曙,滋润着海曙,让这片土地变得灵动多姿。

对于海曙区来说,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几年的治水工作,海曙区全面完成“清三河”整治任务,黑臭河、垃圾河治理基本完成,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及一批沿江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推进低洼易涝区域改造,全面提升了防洪排涝能力。

始终坚持水岸同治、干支流同治、上下游同治、全流域同治,始终聚焦问题短板、强化精准施策、巩固常态长效,海曙切实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治水答卷。

重拳出击“治标”

精准发力

污水零直排作为海曙区“五水共治”的一项主力工作,首先明确了试点先行、分步推进、小步快跑的原则和“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四年任务三年完成的创建目标,以大型生活区、大型工业区、大型市场区为主攻方向,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细节入手,通过对生活小区开展雨污分流提升人居环境、通过行业整治倒逼治污升级,全力呵护一方净水,大刀阔斧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推进镇、街道和工业园区的“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加强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完善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开展雨污分流、管网修复提升等工程;完成排水管网检测,新建污水处理终端及景观补水工程,缓解企业生产、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压力;深化管理整治工作,依法核发排水许可证,切实加强对排水户污水排放的监管,在工业、建筑、餐饮、医疗等行业做到“应领尽领”;同时开展排口整治工作,在“全口径”排查的基础上重点对水质较差的区域进行深入排查,充分利用无人船等先进技术分析辨别疑似入河排污口。

与此同时,完善落实“河(湖)长”制,健全全民治水机制,持续推进河湖长社会化也是治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长效落实河(湖)长制,便要聚焦难点。对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绘制水质地图,形成通俗易懂的问题专项报告,连同镇(乡)交接断面水质提醒发送给属地镇街。实行“一月一提醒、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考评”,以刚性要求推动河长履职进一步可量化、可监督、可考核,有序推进区域水环境稳步提升。

在此基础上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完善“一源一策”管理,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和综合整治,并进一步凝聚治水工作合力,宣传治水工作重要意义和特色亮点,更好促进“五水共治”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治水“治本”

月湖、西塘河、它山堰华丽“换新颜”

千百年来,宁波人依水而生,傍水而治,在鄞江畔、三江口留下了城市文明的足迹,并以月湖、西塘河、它山堰为代表留下了古人治水的智慧结晶。

月湖的治理堪称宁波新的治水模板。月湖历史悠久,开凿于唐贞观年间,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藻类暴发、局部出现季节性黑臭、影响城市景观和居民生活的湖体,蜕变为水光潋滟、堤桥相映的国家5A级景区。

人工湖出身的月湖,由于水体长年处于静止状态,流动性差,加之湖底污染物因为缺氧而发生厌氧反应,向水体中释放氮、磷等营养物质,助长了藻类生长,导致水色深绿,水质恶化。

为此,海曙区于2017年3月启动了月湖水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利用“政企研联盟”进行资源整合,调动民营科技治水企业参与度,破解治理和维护责任割裂问题;同时“湖岸景同治”,推进水质提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及景观建设。同时还要形成月湖水下森林、水上花园与岸边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景致。

经过持续的建议和管养,广大市民所期盼的水清、岸绿、景美的月湖美景正日渐显现,水质主要指标已由治理前的劣V类逐步提升到Ⅲ类。而“双向净化与活水系统”的地下主体结构建设,它的建成投用将是月湖保持长久美景的重要保障。2018年10月,天一阁·月湖景区成功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另一治水范例是西塘河,当地人称之为后塘河。在曾经以水运为主的时代,西塘河是甬城通往杭州,连接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航道,历代官员学子、行商军旅必须经此水路,出城北上,因此又被称为官塘河。西塘河沿岸,有历史,却无风景。

2019年,海曙区投入3亿多元,通过河道疏浚、渔业设施整治、违建拆除、水环境工程治理、污水管网建设、水生植物种植等方式,对西塘河进行全方位的整治,实现从河面垃圾、沿岸垃圾清理到建立河道保洁长效机制的转变,探索出一条区域环境立体改造、堵疏结合源头治理、景观设计整体提升的治水路径,打造了“西塘河——轨道交通——中山西路延伸段”立体景观带,构筑起水清城绿的品质新貌,真正让水“清”起来、“流”起来、“活”起来。西塘河,惊艳变身。有历史,有故事,更有风景。

洪水湾的改造如同月湖与西塘河,过程充满了宁波治水“特色”。

“它山堰平时一片平静,但是当上游泄洪的时候,场面不是一般的大,气势非常磅礴。”村主任胡红兵介绍道。早在唐代以前,这里“溪通大江,朝汐上下”。它山堰、洪水湾作为鄞西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运用至今,已有1180多年,依旧发挥着阻咸蓄淡、引水泄洪的作用,堪称世界水利建设史上之杰作。

自“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以来,鄞江镇全面落实并深化河(湖)长制工作,建立健全镇村两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同时多措并举,维护河湖水生态;以有效的工作体系,群策群众力量共同参与。坚持以‘古’为核心、以景观为游线、以产业促发展,完善村基础设施,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将它山堰村建设成为宁波美丽的“后花园。

携手治水节水

全域治水提升战全面启动

面向“十四五”,海曙区规划水利水务建设总投资近191亿元,其中防洪减灾占比达80%以上。同时将推行“全区域综合施策、全联动系统治理、全过程建管并重、全参与共建共享”,系统推进全域治水提升攻坚,以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水文化五方面体系为基础,开展五大行动。

在刚刚结束的海曙区治水大会暨水利工程项目开工仪式上,48个治水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标志着其全域治水的提升战全面启动。

这48个治水项目包括海曙区低洼地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鄞江堤防工程8个标段中投资最大、任务最重、施工最难的总投资1.98亿元的鄞江堤防整治工程Ⅵ标段工程,将建设堤防长度1273米,包含新开挖河上、下游节制闸、2座新桥、沿线灌溉泵站及建筑物配套;还包括投资1.65亿元的海曙区沿江泵排群工程(一期)叶家碶泵站工程,建设内容为新建排涝和引水双向泵站,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区域排涝能力,缓解防洪减灾压力。

“开展全域治水攻坚,是对广大群众的庄严承诺,更是义不容辞的千斤重担。”区委负责人表示,治水是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在海曙打造城乡高度融合标杆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样板区的进程中,“以水美城,以水兴城”,科学治水的意义更具时代价值。

开展水灾害防御提能行动,实现重点江河堤岸全线贯通,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城区防洪标准将提高到100年一遇,城市排涝能力达到20年一遇。

开展水环境治理提标行动,基本实现污水主干管全部建成、有效运行,支管密度随地块建设达到纳管服务要求,农污设施改造完成。

开展水生态修复提质行动,基本实现核心区域河道水质明显提升,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性得到修复,“美丽河湖”增至8条、“乐水小镇”增至3个、“水美村庄”增至15个,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

开展水管理智治提效行动,在全区均衡设置55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启动防汛协同指挥系统建设等。

开展水文化传承提炼行动。将建设市水利博物馆,展示宁波数千年厚重而辉煌的水利历史;系统规划塘河综合整治工程,与绿地建设、地块开发等内容相结合,构建“塘河文化带”;持续开展水文化景观提升工程,进一步彰显水文化特色。

从“三江六塘河,一湖居中央”的月湖,到“四明锁钥”的水源保护地;从城市平原河道,到山区溪流……如今的海曙,青山绿水相映成景。站在新起点,满怀豪情的海曙治水人承诺:提高站位、瞄准目标,正视问题、克难攻坚,以“砸锅卖铁也要把水治好”的信心和决心,推动治水惠民工作再创新佳绩、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