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部央视纪录片《千城百匠》红边国内外,将那些大街小巷独具匠心的匠人以及传统的工艺展示在观众面前,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劳作不息中,缔造出特一无二、灿烂辉煌的中华造物文化。
众所周知,大国崛起需要大国工匠,上市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与突破,更是需要工匠型的人 才。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看到,国家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通过近年来的广泛宣传,“大国工匠”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大国工匠们的内在价值与贡献,同时越来越多人也逐渐意识到,没有大国工匠的努力,就不可能打造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只有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国工匠人才,激发广大的企业工人充分发扬工匠精神,才能够打造更高质量的产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在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上,我们可以看到,还是有着很明显的问题,在上市公 司,中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象更为突出。可以说,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上市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与突破,比如说许多科技研发成果、创新设计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大国工匠人才来解决。
在思想认知方面,我们明显感受到很多上市公司是很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但是很 多时候,这种思想认知与实际工作会发生偏差甚至背离,在人才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像注重发展速度与规模,忽视发展质量与水平;注重高端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忽视企业一线技能劳动者的培养;等问题,再加上监督检查机制效用低,导致一些高层政策没有真正落地, 这些都是我们在培育大国工匠人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养越来越多的大国工匠人才,不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上市公司、企业来说都是一个系统的 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既要完善相关政策,又要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技能型人才成长
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大国工匠”脱颖而出,下面是我们关于上市公司培养大国工 匠人才的一些建议。
首先,要大力提倡职工发扬“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号召他们热爱本职、敬业奉献。长期来,我们一直接受的教育都是只有读书才能有出路,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当技工也能有出路。我们听到的更多的往往是:“不好好学习,你以后只能去技校,然后找个工厂上班,这样是没有前途的”这样的言论,在这样一个绝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愿意当工人的时代,我们怎么能培养出高质量的、高素质的、大批量的“大国工匠”? 当然,要解决这一问题,只靠社会力量是不够的,没有国家政策支持,就不可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大国工匠。 所以,上市公司在培育大国工匠人才方面要加大力度,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工作氛围。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公司的价值导向,也要引导职工热爱本职、勤奋学习、钻研技能。
同时,为了转变工匠的地位,培养一大批扎根基层,精通专业的技术工人,这就需要在收 入、保障和福利等方面提高工匠的认同度。只有让“大国工匠”更有职业声望、更有获得感, 才能使“大国工匠”不断涌现出来。
另一个方面,要完善培育大国工匠人才的机制,强化企业内部培养工匠型人才的措施,比如从资金、企业制度等方面推动对工匠型人才的培训。常规的培训主要是岗前培训和岗中培训, 以便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员工的特点、能力,更好地为员工安排岗位,也有助于员工了解企业的文化制度,熟知企业的业务,更快的转变角色。这样的培训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这种培训其实更像是一个止步不前的状态,按照惯有的流程对员工进行培训,员工入职后会按照他所学的技能去操作,好一点的话,企业会进行多次培训,提高员工技能,但很多时候公司是忽略了对员工的技术培训这一点的。
因此,我们建议上市公司如果有能力的话,并且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资源,可以建立企业 大学,对企业内的员工进行长期的、动态的培训,不至于止步不前,同时也有利于营造更好的企业工作氛围,进一步提高员工技能,以便于为企业培养出更多适合企业发展的工匠型人才。培养大国工匠人才是一个持久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来不存在一蹴而就。大国工匠人才的培育需要根据公司的各方面能力,制定与企业适配度更高的培养措施。
加强政策精准扶持。在已有产业政策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政策对核心技术攻关、智能 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节能降耗、企业培育等方面引导和支持,加大对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产业集群促进机构的支持力度。
要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聚焦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科研人才。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积极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一批“大国工匠”。
“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面对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国选择创新型发展模式,通过建设创新型国家来实现复兴梦想。然而,创新问题说到底还是人才的问题。人才是创新的主体,不论是科技创新还是其他方面的创新都需要人才来支撑,并通过发挥他们的智慧和能力来实现国家的创新发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企业 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这个重要因素。企业唯有回归人才、发现人才、成就人才,才能拥有“匠心”。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何为“匠心”?简言之,就是“用心”,是发自于爱,无所保留地将精神和情感倾注于作品之中的一种意念,更是一种承诺和信誉。对员工来说,拥有“匠心”,就意味 着拥有一种对产品和工作一丝不苟的长期追求,不急不躁,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每个员工都有“匠人”情结,每个员工都是制造者。对企业而言,拥有“匠心”,就意味着对待员工几十年如一 日的关心与用心,不把员工当作赚钱的工具,用心对待每一个员工,像呵护企业生命一样呵护员工。
时代的发展,需要大国工匠。工匠的“匠”,是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匠”,是能把品质从 99% 提高到99.99%的“匠”,也是上市公司所需要的匠。对上市公司而言,应凭借其沉淀的专有技术、工艺和质量管控能力,在不断精进与突破中,培育具有“人所不能”的精湛技艺的大国工匠,打造产业优势,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整个产业链重新洗牌的时候脱颖而出。
(作者:王国灿系党政理论网浙江频道顾问、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葛建纲系党政理论网浙江频道顾问、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焦峰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