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强化太湖流域溇港生态工程的保护与利用,推进乡村生态治理“重要窗口”建设的迫切需要,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发源于太湖流域的溇港生态工程,既是世界灌溉文化遗产,也是传统治水造地的尖端实用技术,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值得高度重视和开发利用。溇港(圩田)工程是我国浙江湖州吴兴先民针对软流质淤泥滩地首创的规模化、棋盘化农田水利生态工程。吴兴的溇港大致肇始于晋永和间吴兴太守殷康修筑荻塘时期,当时荻塘以北还是宽窄不等的湖滩地,因而荻塘的修筑需要同时开挖溇港排水。荻塘修筑后,经过唐、五代吴越时期的不断浚治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溇港系统。荻塘的修筑是吴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果说四千多年前的湖州“毗山大沟”,开了在太湖南岸洳湿之地上疏干排水、垒塘开溇、围圩筑堤的先河,那么西起现湖州中心城区城东二里桥,东至苏州吴江区平望莺脰湖,并与京杭运河相接的荻塘,则成功地将治理太湖、防洪、航运、灌溉、排水等诸多功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堪称我国历史上罕见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溇港(圩田)生态工程大致在民国以前经历了四个时期:先秦至唐代前期起步阶段,唐代中后期至五代快速发展时期,北宋大圩解体及转型时期,明清持续发展时期。而吴兴溇港生态工程之所以长期得以延续,主要原因是顺应自然、巧借天力、科学规划与布局合理。比如,充分运用东西苕溪中下游地区众多湖漾,进行分级调蓄,起到“急流缓受”的作用,以消减水势。通过人工开凿的东西向河道,如荻塘、北横塘、南横塘等,使“上源下委递相容泄”,使东、西苕溪和东部平原的洪水,经吴兴的溇港分散流入太湖。而以自然圩为主体修筑“溇塘小圩”,使原有河网水系基本不受破坏,发挥河网水系的调蓄、行洪和自我修复的生态功能。溇港生态工程与桑基鱼塘生态工程相得益彰,成为中华民族享誉世界的生态工程的典范作品。太湖溇港催生的桑基鱼塘、桑基圩田系统,使湖州成为了中国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因溇而生,因港而兴的溇港文化,在沉淀了千年以后,随着太湖溇港2016年申遗成功而享誉世界。
西湖是应用溇港生态工程进行治理的典范。试想南宋首都当年的西湖蓝藻一定十分严重,苏东坡、白居易等领导同志下决心依靠人民群众的太湖溇港生态工程智慧和肩扛手提的力量,对西湖进行了有效的疏浚和治理,还成就西湖景区苏堤、白堤、小瀛洲等重要景观,真是一举多得。近年来的浙江嘉善汾湖采用分区块治理(内外湖)的方法。内湖 1800 亩,深挖塘(3~5 米)筑路基(用溇港工程堆积淤泥)营造景观带。这样,不仅使湖区水质达到Ⅱ类水,而且成为国家级水上训练基地、国家级旅游景区并正在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我们认为,今天的嘉善汾湖,正是新时期运用“溇港生态工程”有效治理湖泊蓝藻与淤积问题的成功典范。
近年来,针对乡村治理的一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先后启动,并取得一定成效。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新型技术的研究开发,也必须充分重视优秀中华传统技术,特别是世界遗产生态工程技术的集成创新。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乡村生态问题不平衡不充分、不协同不系统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重视对全流域和河湖周边产业发展的限制性治理(有些地方甚至不让村民养鸡养猪),而忽视对自然生态和农村生态循环系统机制研究与农业生态系统、工业生态系统的重构与创新;重视对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严格控制与技术治理,忽视对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变革和新型产业的政策扶持和培育;重视对水质的治理,忽视应用生态工程综合循环再生利用的创新与探索。特别是疏浚湖底淤泥,工程浩大,投入巨大,且疏浚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理和堆放,都成为重大难题,迫切需要从根本上予以破解。
为此,我们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一是健全完善乡村生态治理规划,打造乡村生态治理“重要窗口”。要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生态智慧,将乡村生态治理、土地整理与国土空间立体开发结合起来;将有效治理乡村生态、构筑旅游景观和拓展新型产业结合起来,运用“溇港生态工程”治水造地,争取实现乡村生态治理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为世界乡村生态治理提供“浙江样本、中国方案”。
二是实施大型网格化溇港生态工程集成创新技术,有效治理大型湖泊。比如太湖,要比西湖大得多(面积约 346个西湖),要彻底根除蓝藻淤泥,就需要用溇港生态工程筑造数百条“苏堤”“白堤”和数百个“小瀛洲”岛屿,同时造就数百个“汾湖”,使得总体水质达到Ⅱ类水,成为一个系列化高品质旅游大景区。系统治理,一举多得。
三是改革体制与机制,加强跨区域协同,推进水域产权与治水收益分配问题尽快破解。以太湖为例。丰水期,洪水要排入太湖;枯水期,太湖要发挥灌溉功能。丰水期,太湖蓝藻问题并不突出;但枯水期蓝藻问题往往比较严峻。太湖调蓄灌溉功能的有效发挥和生态治理工程,都涉及江苏和浙江两个省份的协同问题,需要按照共建“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开展跨区域水陆国土空间综合开发体制与机制的协同创新。这里涉及的水域产权问题,也需要生态补偿制度创新的方法予以解决。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实施生态工程,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治理工程,意义重大。乡村生态治理、循环经济与新型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应用生态工程技术节约乡村生态治理投入资金的潜力也非常巨大。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扶持,采用统一规划、分块施工与运营权转让的方法,争取运用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加快乡村生态治理进程和新型产业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大有可为。(张跃西 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浙江外国语学院研究基地研究员、重要窗口研究所所长、教授。)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