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鄞州区潘火街道举办非遗公益大集市

发布时间:2022-06-13 09:22:3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汪怡均 报道 通讯员 章媛 蔡萍儿)磨刀、古法剃头、民俗剪纸、刺绣、古法熨衣、打镴……

6月11日,细雨霏霏中,潘火桥社区蔡氏宗祠内好不热闹。在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宁波锡镴器博物馆、宁波熨斗博物馆联合潘火桥社区“纤源坊”工作室、“爱多”公益社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非遗公益大集市。

为积极响应“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的主题,此次活动以“集市”形式举行,让群众不仅能够近距离接触平时摆在橱窗内的展品,还能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亲自上手体验,从“看得见”到“摸得着”,再到“用得好”,从而实现“传得广”。

几位小朋友围在“金银彩绣”师傅身边,看金丝银线在她们手中轻快飞舞。一幅《春日鸟鸣图》已快完成,一只只栩栩如生的鸟儿在满园春色中尽情歌舞,优美的景色扑面而来;另有《百喜图》红火喜庆,阿姨们一边绣一边跟小朋友们介绍:“这上面有各种各样的‘喜’字,是在结婚的时候用的,你们数数已经有几个‘喜’字了呀。”小朋友们兴致盎然,跃跃欲试。

另一边,宁波锡镴器博物馆的“拿手绝活”——打镴,忙起来热火朝天。老师傅正在打制一只“宋韵斗笠碗”,他不疾不徐地敲打,时而轻时而重,斗笠碗的雏形已现。锡镴器的制作费时费力,前期需采买原材料,融化后浇铸成锡板,根据形状进行切割,后续还要部件焊接、花纹装饰、搓刮洗等精细化打磨。驻足观赏的人们无不发出啧啧称奇声,仿佛穿越时空,慢下脚步,窥见了历史的一角。馆内还展出了120件古代食文化器皿精品,尤以宋代谷仓为奇,内存宋代时期的稻谷,原汁原味展现宋代风韵。

值得一提的是,爱多公益“驿路温情”衣物捐赠活动在现场也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支持,趁着来此感受非遗文化的机会,很多人顺便将家里闲置的衣物捐献出来,由爱多公益赠送给有需要的外来务工人员。

“此次活动主要为了给公众提供难得的非遗文化体验机会,也展示了我们博物馆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积极态度和风貌。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心这些宝贵的即将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动更多人加入到发扬、传承非遗文化的队伍中来。”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周雪华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