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朱坤 报道 通讯员 柴铮巍)“这个分开的枝丫,看起来像是瓯乐演奏者扎的马步,稳稳的,像这样……”在慈溪市周巷镇云城村文化礼堂,来自河南太康的男生孟毅聪正和小伙伴正一起边讨论边比划,在这次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中,他们将利用丢弃的梨树枝进行创作,来表现第二家乡青瓷瓯乐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形态之美,共同描绘心中的共富共美新慈溪。
在前期“小候鸟瓯乐流动驿站”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基础上,周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继续开发反映慈溪共富共美的表现形式,将青瓷瓯乐非遗文化与本土乡村复兴少年宫项目结合,衍生出新的活动载体,促进文化自信从小植根于青少年心灵。
在观看聆听慈溪瓯乐团表演视频的过程中,来自该镇精忠小学的陈灵老师结合画面定格、模仿表演等方式,引导同学们观察瓯乐表演者在舞台上的姿态和表情,感受他们在演奏时松弛有度的张力。
随后,陈老师带领同学们对梨枝进行多角度的立体观察,指导大家拿笔在纸上勾画出自己的联想草图,并尝试着在桌面上组合摆放。现场,孩子们左手拿着梨枝左右观察,右手在纸上勾勾画画。
同学们还在陈老师鼓励下,利用布料、稻草、棉花等材料进行二次大胆创作。“再粘上块布条,就是很有民族风的长袍。”来自四川南充的任婧美剪下一块蓝色花布条,暗淡单一的梨枝造型一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别有韵味。有的同学还细节满满,做出了纽钟、方响、花瓶等瓯乐乐器,表演力瞬间提升。一组组以“青韵瓯乐”“青青瓷音”为主题的梨枝造型陆续完工,活灵活现地再现了青瓷瓯乐的表演场景。“梨枝造型有别样的生命力。我们第一次尝试将它和青瓷瓯乐结合,效果很不错。” 陈灵老师表示。
周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乡村“复兴少年宫”是农村未成年人重要的精神家园,周巷镇始终注重“未成年人需要什么”与“我们有什么”的有机结合,深入挖掘乡村的文化和历史资源,让周巷特色深入其中,设计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除梨枝造型外,麦秆画、豆酥塘等周巷非遗传承课程也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责任编辑:周雪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