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心系一纱一线 情牵产业工人——访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苏大生集团数字化车间副主任李兰女

发布时间:2022-10-09 13:34:03 推广 来源:中国江苏网

秋日午后的南通,天高云淡,清风微拂。通扬运河畔的江苏大生集团内一片繁忙,车间的机器有序运转,耳边的纺纱机器轰鸣,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江苏大生集团数字化车间副主任李兰女穿着一身蓝色工作服,仔细检查自动化机器是否正常运转。

1999年,李兰女从南通纺织中专毕业进入南通双莲纺织公司,成为一名纺纱女工。刚到车间,李兰女领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整理机车零件,将这些齿轮分门别类归置。不熟悉零件的她只能用“笨办法”一个个数齿轮的齿数,遇到上百齿轮更是耗费大量时间。不服输的李兰女通过翻阅资料发现,齿轮不仅有齿数的不同,还有厚度、斜率等型号标准,依据上面标注的型号去整理可事半功倍。从那时起,寻找有效的工作方法成为李兰女在纺织事业中不断进步的源泉。

拿出“改进工艺增加梳理提高成品制成率”方案,使精梳落棉量同比减少2%,每年为企业降低成本20万元以上;创新并全面推广重定量、大牵伸工艺,使前纺半制品产量总体提升近30%,用工人数减少约25%;带领团队先后攻克13项工艺课题和30多项技术难题,解决企业用工紧张、效率低下等问题……多年来,李兰女在不断思考与尝试中对热爱的纺织工艺作出数次改进和创新。

去年,李兰女来到江苏大生集团数字化纺纱车间,成为数字化车间副主任。变化的是岗位,不变的是求新求变的初心。一年多来,她坚守在高温闷热的车间一线,熟悉掌握数字设备运转情况;埋头在海量数据中“抽丝剥茧”,想方设法让“沉睡”的数据重新“活”起来。通过努力,她带领团队让数字车间的细纱产量又提高0.5%以上。

“数字化纺纱车间的投入使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大减少了用工需求。”李兰女告诉记者,以前每生产万锭纱线需要用工320人,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缩小到每万锭15人。“我们希望更多的生产工人能够懂技术、懂数据,甚至懂管理,来支撑不断发展的数字化、智慧化纺织产业。”她欣喜地看到,近年来,纺织企业正着重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队伍,为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从事纺织行业23年,李兰女获得过多项荣誉,她也从一名纺织工艺员成长为数字化纺纱车间负责人,光荣当选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

“能够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李兰女说,要履行好代表职责,坚守产业一线,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为纺织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先锋作用。

“我要把南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果带到北京去,把二十大报告精神带回来,第一时间宣讲,在生产一线落地落实。”她深信,党的二十大召开会让产业工人拥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纺织产业也将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

责任编辑:马玉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