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镇

浙江临海: 党建引领产业回归 农民“致富”变“久富”

发布时间:2022-11-28 08:46:35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綦锦阳报道)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浙江临海市牢固树立“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各镇街道在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下,依托区域特色产业优势,做好党支部在“谋”字上下足功夫,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之路。

临海市汇溪镇从事古建筑行业的工匠数量众多,占全镇劳动力的20%。在2017年住建部评选的中国古建名匠名单里,浙江省25人上榜,其中汇溪镇就占了13名。此外,汇溪镇共有35名被国家人才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评为古建筑高级营造师。2020年,汇溪镇被授予“中国古建筑工匠之乡”这一国字号称号,是全国首个获得此殊荣的乡镇。日前,由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办的山区26县返乡合作创业培训系列活动走进临海市汇溪镇。来自全省各地的60多位学员现场考察探讨汇溪镇古建产业回归带动农民增收的发展模式。

据悉,共同富裕发令枪打响后,该镇党委政府积极搭建好古建筑项目回归、人才培育、文化传承等平台,激发企业家、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军人等群体返乡创业活力,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正在建设的浚头村“国匠共富工坊”是返乡合作创业项目之一。通过“党建联建机制+美丽古建项目”对接党员黄大树、黄联育、黄米秀企业家,开展村方出地、企业家返乡投资建设、村集体负责工坊管理、农民生产加工的组织模式运营。项目建成投产后能带动在家闲置劳动力就业50余人,人均年增收7万元,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

如何让“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这是永丰党委政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镇党委、企业党总支、商会党支部、村级党支部一起联手,将一批在外创业的技术骨干召回家乡投资,并建立了“产业共富工坊”,让小工坊推动大共富。今年初以来,该镇在留贤村、凤凰桥村等地建设多个“共富工坊”,多模式解锁“共富密码”,实现农民近距离、多渠道就业增收,真正将共富工坊打造成强村之坊、富民之坊、助企之坊。

走进在永丰镇留贤村布料加工车间里,几十台缝纫机正在同步奏响‘协奏曲’,几十名女工忙着赶货加工太阳伞、帐篷等。留贤村党总支书记包昌龙说:“这些员工大多来自本村,平日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不能出远门,如今,可以利用农闲时间在家门口灵活上班,每月增收少则两三千元、多则六七千元。 ”

“在这里干活很方便,5分钟就到,一天少一点有100多元,动作快点能有200元。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自己也没有想到。”留贤村的村民吴雪红满足地说。

据悉,永丰镇有着厚实的布料加工产业。该镇以党建引领,打造“三新农村”共富的奋斗目标,推出握指成拳、提级赋能、集成驱动共富三大举措,建成一批来料加工式、产业赋能式的共富新模式。

临海有着上千家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有数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百姓希望就近就业,企业也希望特色产品就近加工。走进临海市的古城街道、大田街道等城市的主城区,休闲用品、纽扣、拉链、日用品加工各种产业琳琅满目,大家可以根据季节和自己的空闲时间选择做什么。

在临海市古城街道锦绣家园小区,今年52岁退休职工陈天云和大家坐在小区的工坊里一边穿着灯珠,一边有说有笑,她说退休工资有了,这里每月还有收入,自己有事做日子更充实。古城街道党工委委员项玲珠告诉笔者,这些退休大妈们晚上跳排舞、白天做加工,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每天几百元收入不说,主要是纠纷少了、邻里和谐了,精神生活也“富裕”了。目前,该产业已经辐射到临海市10多个镇街道,绚丽彩灯点亮了百姓多姿生活。

据初步统计,目前,临海市农村农民的收入普遍增长,每月加工收入从5000元到8000元不等。铺天盖地的全民“就业”让致富变成“久富”。

临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王海波说,临海市坚持党建引领,综合集成,统筹整合全市组织资源、发展要素、治理力量,充分依托本地特色产业,全域打造以“党委+企业+村集体+农户”为架构的红色“共富工坊”,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有效助推农民增收、集体增富、企业增效。接下来,临海将进一步深化党建联建机制,优化引领共富的组织基础,持续拓宽助力共富的实践路径,通过党建统领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激活党建引领致富带富效能,打造更多党建引领共同富裕品牌。

责任编辑:张卫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