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实施“以德治村”的文化基因解码

发布时间:2022-12-19 18:48:09 来源:中国报道

象山县涂茨镇旭拱岙村作为乡村治理创新实践,受到了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广泛认同、肯定、关注和好评,旭拱岙村以德治村经验既丰富,又珍贵,而且具有启示意义和推广价值。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村落形成,远在数以万年之前,即便在我们长江中下游地区,上山文化的发现,就可以证明古村落已经具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中国村落的治理与演进过程,由古及今,绵延不断,积淀了极其深厚的文化,包括悠远的农耕文化、丰富的宗族文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以德治村的德治文化,而且,这个“德”本身又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本文从以民为本、诚信至上、社会和谐、艰苦奋斗和潜心向学等五个方面,试图对以德治村文化进行基因解码。

追求善治,以民为本。在古老的农耕文化里,一种朴素的思想就是“民”乃衣食之父母,所以,《尚书.五子之歌》就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把百姓的地位与国家的安危联系在了一起。所以,《诗经.商颂.玄鸟》里也说:“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老子》第四章则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则把君主与百姓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说是“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孔子家语.五仪解》)孟子则秉持“民贵君轻”的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希望统治者要关注民生优乐,认为“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梁惠王下》)主张贤明的统治者应该是与民同忧同乐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自己的茅草房被秋风刮破的时候,由己及人,想到的也是老百姓的愁苦,他写诗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明代的于谦也在其著名的《咏煤炭》一诗里说道:“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把民本的思想装入了自己的怀抱。同时,古代崇尚“仁政”,而“仁政”的出发点也正是在于民本,所以,孟子有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章句下》)以贞观之治而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也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贞观政要.君道第一》)又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同上书,《政体第二》)可见,行仁政者,与其恪守“民本”善治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为人处世,诚信至上。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我们要“弘扬诚信文化”,而倡导诚信精神,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大学》开篇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进而提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着,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又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朱熹认为:“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用今天的话来说,所谓诚信,就是要诚实守信,“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论语》有云:“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第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第二》)视诚信为做人的基本品格,因而孔子把“信”作为他教学的四大内容之一,所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第七》)强调“主忠信”,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说是“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第四》)从而反对“巧言令色”,言行不一。

其实,不只是孔子和儒家,在春秋战国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各家学术理论不同,但也都是一致地崇尚诚信的。比如道家的老子,在其《道德经》里就说过“信者吾信之”;又说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思是说要讲真话,而不能徒有华丽的语言。所以,他十分看重“返璞归真”的道理。庄子则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又比如,集法家之大成者韩非,也说:“明主厉廉耻,招仁义”(《韩非子.用人》)又说:“四封之内所以听从者 ,信与德也”。(《韩非子.诡使》)指出人主的用人之法就包括要“必罚明威”、“信赏尽能”(《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强调政从信出,该罚的一定要罚,而确实合乎赏赐要求的则一定要赏赐。杂家代表作《吕氏春秋》在《离俗览.贵信》一篇中也明确指出:“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亲。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悲穷者,其唯信乎!” 强调人人都要讲信用。即便是兵家,虽然一方面信奉“兵不厌诈”,强调用兵的计谋,但另一方面也同样是倡导诚信的。《孙子兵法.计篇》便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认为诚信也是为将者的品德之一。《贞观政要》卷五在第十七篇中还专门论述了诚信,比如贞观十年,魏征向唐太宗上疏说:“为国之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形则远人斯格。然则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须而废也。”魏征还说:“言而不行,言无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把德礼诚信论说得明白而又深刻。宋代王安石也曾有感于自己的变法,对战国商鞅辅助秦孝公变法时“徙木立信”给予了高度赞赏,写诗说:“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有令事必成。”一直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实际上也是典型表现诚信思想的。等等等等。还可以举出更多例子来。总之,诚信是为人之大本,正如清代王永彬在其《围炉夜话》中所说的:“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我们以为,旭拱岙村创新与践行的诚信指数,也正是将诚信的要求在新时代的具体化。

社会和谐,天下大同。宗族文化是古代自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可以说,这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悠久文化。《礼记·礼运》借孔子的话提出的理想社会的蓝图是“天下大同”,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鲧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幅蓝图,与其说是原始共产主义,毋宁说是和谐社会的美好畅想。孟子在其《公孙丑下》里就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大学》中提出“齐家”,也因为家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因此,社会的和谐是从“家和”开始的,所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故治国在齐其家。”而实际上,在古代农耕社会里,一个家庭又往往是和一个宗族、一个村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浦江白麟溪畔的郑氏义门这个“江南第一家”,这个家族,宋、元、明三代十五世共居同食,历经300余年而不分家,明代洪武皇帝亲自旌表,封赠“江南第一家”的牌匾,堪称和谐宗族的典范。被称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就应聘在这个地方的东明精舍设席授徒,执教了二十多年。而这个郑氏义门,跟古代许多宗族一样,是有着其家法家规即《郑氏规范》的,在这部被称为“族规典范”的《规范》里,其中就有孝、廉与“和待乡里”的内容。(详情可以参见南开大学常建华教授的论文《元明时期义门郑氏及其规范的社会影响》,见学苑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的《江南文化研究.宋濂研究专辑》)这种由家和、族和进而延及社会和谐的传统,早就已经沉淀为和谐社会的浓厚文化。即使是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其所歌所咏也都包含有和谐社会的内容。比如,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赞美杭州的著名曲子词《望海潮》,词中所描画的就是他眼中当时杭州的美丽图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飞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旖,竟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沉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词情画意,尽在其中,不妨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的“浅斟低唱”与由衷赞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刘基的《题富好礼所畜村乐图》的诗歌,就明确地表现了社会和谐与社会动乱的不同场景,其中前半首写的就是乡村和谐的美好画面,诗曰:“我昔住在南山头,连山下带清溪幽。山巅出泉宜种稻,绕屋尽是良田畴。家家种田耻商贩,有足懒踏县与州。西风八月淋潦尽,稻穗栉比无蝗蟊。黄鸡长大白鸭重,瓦瓮琥珀香新篘。芋魁如拳栗壳赤,献罢地主还相酬。东邻西舍迭宾主,老幼合坐意绸缪。山花野叶插巾帽,竹筯漆椀兼瓷甌。酒酣大笑杂语话,跪拜交错礼数稠。或起顿足舞侏儒,或坐拍手歌瓯篓。倾盆倒榼混醢酱,烂漫沾渍方未休。儿童跳跃助喧譟,执遁逐走同俘囚。出门不记舍前路,颠倒扶掖迷去留。朝阳照屋且熟睡,官府也简少所求”。后半首诗在写了动乱给乡村带来的惨状之后,最后两句即是诗人对乡村重回和乐的真诚呼唤:“此生此景须再睹,引领怅望心悠悠”。可见,社会和谐向来是历代名士圣贤不懈追求的理想。

艰苦奋斗、耕读持家。农耕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大自然共生的。面对穷山恶水,面对自然灾害,奋斗才会有出路,勤苦才会有收成,所以,艰苦奋斗就成了人民世代不绝的精神力量。大禹治水就是这种精神的典范之作。孟子在其《滕文公章句》里有比较详尽的叙说:“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啼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之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而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形象地叙说了我们华夏古代先民那种与自然灾害不懈奋斗的精神。同时,奋斗又是同勤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用孟子的话说就是要顺天时、勤劳作,所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唐代李绅的《悯农二首》虽然是对当时农民的辛苦劳作而有所感,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客观的表现了农民的勤劳,这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二)陆游的《初夏》一诗也是客观记录了当时老农的劳作:“稻未分秧麦已秋,豚蹄不用祝瓯寠。老翁七十犹强健,没膝春泥夜叱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那个漫长的靠天吃饭的时代里,没有广大农民的辛劳、奋斗,是根本解决不了人的吃饭、穿衣这一基本需求的。因而,这种勤劳奋斗的精神在华夏大地代代相传,也同时形成了突出的农耕文化。

求是求实,潜心向学。耕读传家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向学苦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学风的重要体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绵远流长。在我国绵长的古老文化中,教育独具色彩,几千年来,涌现了一大批教育家和学问家。诚然,有教育,就有学习;有教育,就有学风;有学习、学风,就有学习的思想和研究学风的学问。”(见胡浙平《中国古代学风探略》,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因此,学风也是文化。《礼记·学记》就说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在其看来,不学习的人是不可能懂得道理的人。所以,《礼记·曲礼》篇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人之学习就有许多独具色彩的论述,也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教育思想与学习思想。首先,孔子自己就是一位博学的人,对“六艺”也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个被后人所称的“六经”都有精深的研究,对古代的历史文化非常娴熟,于是,学高为师;同时,他又有很高的操守,循之以“礼”,以身作则,“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行”,“己所无欲,勿施于人”,因此,身正为范。他要求学生们:“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述而篇第七》),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篇第一》)他希望学生们崇德励志、勤学多思,养成自觉向学、勤奋为学的学风,而且,要求学生们学做一致,立德为人。孔子对我国历朝历代的教育、向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到了宋代,有宋真宗赵恒亲自写诗鼓励天下人求学读书的,这就是著名的《劝学诗》,诗曰:“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虽然也有认为不一定出自宋真宗之手,但是它确实是一首流行很广的鼓励文人士子向学勤学的诗歌。再比如,明代的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王阳明,他“五岁则读书敏记”,“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他的一生也是跌宕坎坷,但无论是出仕为官,还是闲适居家,也无论是顺境悠游,还是身处逆境,他都始终坚持读书向学,探索学问,授徒论学,切磋砥砺。他主张立志为学,认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全集.立志》),“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全集.书朱守谐卷》)。他要求学生为学要勤奋、自得,强调教师要做严师,要求学生要尊师,同时要慎交友、交良友。在学习与实践的关系上,他认为学习必须与实践结合,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著名思想,认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强调“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又说:“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总之,一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也处处闪耀着耕读传家、奋发向学的精神色彩。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扬久远,尽管时隔几千年,但始终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产与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遗产。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这对于我们从民族优秀文化中吸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精神力量,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我们强调“以德治村”,也正是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其中就离不开以德治村这一法宝,离不开民族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与滋养。旭拱岙村经验告诉我们,发挥文化的力量,推进以德治村,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作者:胡浙平  浙江科技学院原党委副书记、正校级巡视员,浙江省文学学会原副会长,浙江省古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