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卫健

新闻特写:抗“疫”坚守 “医”路有我

发布时间:2023-01-10 14:20:22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徐新磊报道)在临海市一医院,厚重的防辐射门内,有着这样一群幕后英雄,夜以继日,废寝忘食,默默无闻地为一线提供准确诊断、治疗依据......

走进临海市影像诊断中心,随处可见一片忙碌,操作间里,2号CT操作技术人员程亚南正准备为一位ICU的重症患者做CT检查,门外等待多时的患者情绪激动:“不能插队,我都等好久了还没轮到”,随行护士赶紧解释:他是ICU的患者,情况突然不太好,请您体谅一下,必须CT检查,在有明确诊断后我们才能救他。这样的场面每小时都会发生,此时此刻,我们内心体会到什么叫生命可贵,什么叫白衣天使可爱......

随着感染高峰的到来,医院中的急诊科、发热门诊、ICU、呼吸内科无疑是冲锋在第一线的“敢死队”。

关门,启动,扫描,开门,帮忙搬运病人,不等呼叫下一个病人,急诊科又急匆匆地推着新的病人进来了。92岁的孙阿婆头晕、胸闷、呼吸困难要做头颅CT和胸部CT。检查还没结束,ICU医生陈荣校已经站在他身后了:“下一个先帮我做吧,这个病人已经抢救了15天,好不容易看到点希望,今天突然指标不好,不能功亏一篑。”

程亚南是2号CT室的一名医生,每一次病人进来,她熟练地接氧气,抬病人,摆体位,操作仪器......一整套行云流水般的操作完成了病人的检查。每次打开门,都会挤进几个等得焦急的患者,不停咨询什么时候轮到自己,他总能耐心地给他们解释。

为了缩短患者等待时间,程亚南连坐下的时间都没有,椅子也被他塞到了桌下。“急诊和重症的患者太多了,每一分钟都很宝贵。”

1号CT的技术人员李超吉和陈艳平也有同感,“我们早上已经检查了近400个病人,但现在后面还排着100多号人。”咋办?没有退路,来的都要检查。患者多了,机器的报修频率也高了,我们要做到门诊病人日清,就必须加班加点,科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放射影像的检查报告是临床医生诊断的参考依据,CT、磁共振等每项检查都有几十到几百幅图像,而出具报告的平均时间却不到二十分钟,诊断医师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仔细阅读图像,每天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量几乎让所有诊断医师体力透支。整个团队没有退却,他们一直在坚守,彰显了新时代医护人员的使命和担当。

下午六点了,许小敏和李莹医师还坐在电脑前,敏锐地捕捉医学影像荧屏上的细微变化,将黑白灰的影像转换成文字,为临床医生治病救人提供精准信息。

“急诊要求半小时出报告,门诊患者也急着要报告,除了本院,我们还肩负着卫生院的医学影像诊断工作。”

李莹一只手捂着胸口,一只手不停点击着鼠标,一抬头,满眼血丝,声音沙哑,神情疲惫。“我核酸转阴已经半个多月了,但心肌酶谱依旧很高,心内科医生让我多休息,眼科医生也开了药,说用眼过度需要多休息。但是那么多病人,我这怎么能安心休息?”

虽然工作量大幅度增加,但本着为每一位患者负责的信念,他们对每一份信任都报以深重承诺。从早上8点上班到下午完成当天工作,他们至少要在电脑前坐10个小时。

“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等站起来时才发现腿都麻了。”

因为患者众多,预约登记工作也变得极其重要。在登记室的蒋慧娇有条不紊地为排队患者登记预约,耐心地解答各种疑问。周围人多声杂,但她始终言语温柔无处不透出爱心和满满正能量。

据临海市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主任陈辉介绍,自12月26日起,来医院做CT检查的人数与日俱增,最多的时候一天检查了943人次,仅病毒性感染的就占了23%。

到了下班时间,候诊大厅依旧坐满了等待检查的患者。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医学影像诊断中心33名工作人员全部“中招”。

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党委书记罗子华向坚守岗位的全体医护工作者表示致敬,他指出,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只是我院在抗疫一线的缩影,现在全院上下全天候在加班工作,在这非常时期我们必须把人民的生命放在首位,有医护人员自己病倒,必须有人主动顶上,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们不能离岗,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们要迎难而上。要倾全院之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医者不言,大爱无疆。

责任编辑:张卫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