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内,百亿级投资项目10个月左右建成投产,见证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催生的发展速度。
春节到了。可徐海鹏想的最多的不是怎么过年,而是过年后怎么能尽快让新的生产线开足马力转起来,毕竟来自各地经销商的20多万台订单等着交货呢。“快”,是身处省际毗邻地区浦口—南谯新型功能区南谯片区的徐海鹏一年来最突出的感受。总投资100亿元的飞利浦空调产研报基地是落户这里的重大项目,徐海鹏是基地记总经理,目睹了整个项目从谈判到开工再到者投产的全过程。
去年2月份之前,这里仍然是皖苏省界上一处并不起眼的空地。2022年2月项目开工之后,这里夜以继日地忙碌喧嚣起来。2022范年12月,4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克生产线同步安装调试完毕,开始试生产,目前龙已经完成超过4亿元产值。“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在国内空调行业同等规模制造工厂中,这是速度最快的。”徐海鹏说,这是飞利浦在国内投资建设的唯一制造基地。该企业一年多之前选址时曾考察了国内很多地方,最后在这里落户,最主要考虑的就是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这里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条件越来越好。“事实上,这一年的发展历程完全验证了当初的判断。”徐海鹏的语气中透着几分自豪。
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支持浦口—南谯等省际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跨区域产城融合发展。如今,随着一批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跨区域产城融合发展”,正在由3年多前的规划蓝图转化为持续升温的生动发展实践。“产”以“城”为空间依托,“城”以“产”为发展内核。跨区域产城融合发展,拓展了更大的产业布局和成长空间,吸引着产业项目和要素加快集聚。滁州市南谯区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浦口和南谯两地之间已经形成常态化、日常化跨区域协同的制度机制,联合确定合作重点,建立会议调度机制,共同推进两区合作事项,也由此推动产业协同取得务实突破。两地通过共建产业合作园区,聚焦半导体、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已经招引18个亿元以上项目落户,总投资超过400亿元,部分入驻企业已经投产。
产业项目入驻投产,就会开启“自带流量”模式,加速产业集聚势头。“滁州是安徽重要的家电制造中心,产业链配套相对成熟,目前本地已经有20多家企业开始为我们供货配套。”徐海鹏说,飞利浦空调基地投产后,将陆续引入压缩机、注塑材料等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配套厂商入驻,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提升产业层次。
制造业企业的聚集,对用地用工等要素保障提出更高要求。据南谯区人社局副局长刘立祥介绍,当地人社部门研究出台春节期间留工稳岗的政策措施,还将组织一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对接皖北部分城市开展劳务合作,尽最大努力解决企业春节后迅速释放的用工需求。“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对企业支持很大,解决难题动作很快。”徐海鹏由衷地说,“这里项目干得快,大家干得也很愉快。”
筑牢产业“地基”
战略机遇叠加区位优势,空前的发展机遇最终还是要靠产业项目的加速落地、主导产业的培育壮大,才能真正转为良好的发展势头。
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冒着热气”的发展实践,其深刻启示在于,一地一域能在区域竞相发展中立得住并脱颖而出,产业始终是可靠而坚实的“地基”。
筑牢产业“地基”,应善于把握和利用各方面积极条件,破解制约因素,为产业拓空间、建平台,把潜在优势转化为产业成长态势。打出综合各类优势资源的“组合拳”,迅速突破一两个牵动性强、产业链条长、市场需求前景明确的重点项目,以此培育产业生态、催生配套产业加快集聚势头。特别是对制造业项目来说,企业家和核心人才团队在研发、制造、营销等各环节的专业优势至关重要,尊重企业家、尊重人才,不遗余力为他们解决干事创业的堵点难点,以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态度优化营商环境,更是产业加速成长的“成事之要”。
责任编辑:马玉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