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绿富同兴,宁波养殖尾水构建“生态”防护网

发布时间:2023-02-13 12:38:3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宁波——一座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滨海都市,在通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道路上,奋发向前。近年来,海洋经济的兴起助推水产养殖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同时也带来尾水治理的困扰。

为有效攻克养殖尾水处理难题,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加强水产养殖生态环境改善,兼顾“绿”“富”两大发展目标,宁波以产业升级为核心,以科学治理为导向,不断创新探索养殖尾水治理新模式,进一步构建现代水产养殖新生态。目前全市30亩以上规模养殖场基本实现尾水处理后排放,并按要求建立长效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养殖尾水监测工作,全面推广绿色生态养殖模式。

瞻岐镇:打好“专精”牌,打造南美白对虾养殖全国样板

来到鄞州区瞻岐镇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举目可及都是翻腾的鱼虾和四溅的水花。“通过曝气、微生物处理、藻类转化、鱼类滤食等系统处理模式,目前我们已实现3800亩内塘养殖尾水无害化处理。”基地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为提升水产养殖园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该园区积极推广高位池精养模式,将传统粗放型养殖模式向生态、集约的现代养殖模式转变。目前,园内南美白对虾年亩产量已达到5000斤,亩产效益较此前普通养殖模式提高8至10倍。

“高密度养殖排放的富营养化尾水,加剧了周边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水平,一方面增加了沿海污染,另一方面改变了海域的营养结构水平,导致有害弧菌和有害藻类的旺发,反作用于养殖业,则易引发各类养殖病害,形成恶性循环。”基地负责人说道,“因此养殖尾水治理既是发展环境友好型养殖业的必行之路,更是进一步提升养殖规模效益的必举之措。”

据介绍,南美白对虾多生态位尾水处理模式对养殖尾水无机氮、活性磷和化学需氧量总的去除率分别为82.71%、65.09%和52.88%,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如今,瞻岐镇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逐步向着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其科学养殖及尾水处理模式为推动当地水产养殖业发展筑牢了生态底座,更为全国的南美白对虾海水养殖生产提供了一个节能、环保、高效、可复制的特色样板。

宁海县:打好“创新”牌,探索多模式综合治理宁海解法

作为浙江省海水养殖大县,近年来宁海立足实际,全面推行“生态养殖+进出水河道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模式。通过做好顶层设计、革新产业布局、丰富治理手段,实现“固本”“谋新”齐抓,“治点”“治链”并举,不断构建现代化海水养殖新业态。

经过不断摸索与长期实践,宁海逐步形成了以“蓝色碳汇”、“双循环”节水减排模式为核心的“藻贝植”养殖尾水异位耦合生态处理技术。

对于围塘养殖尾水处理,采用“蓝色碳汇”——贝藻养殖模式,逐步构建以滤食性贝类为主的新型渔业格局。同时,积极推广虾蟹贝多营养层级立体养殖模式,使废弃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同时,达到了高产增收的良好效果;对于进排水分开的连片围塘,则采用“双循环”模式以提升尾水处理效果。例如蛇蟠涂北区尾水集中处理示范区,通过贝类苗种标粗的方式对周边3000亩的围塘养殖尾水进行集中再处理,逐步建立精细化多层处理体系;对于加强尾水的循环利用,该县积极推行“贝类平面流”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模式。通过将围塘内养殖尾水输送到陆基平面流水槽,供贝类苗种滤食后再排放回养殖塘重新利用,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目前,宁海县已建成海水养殖塘养殖尾水处理示范点75个,创建省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4家,实现了尾水多级转化变废为宝,尾水达到《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3-2007一级标准。下步,该县将继续以创新为引领,以特色促发展,凝心聚力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生态环境体系,推进县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奉化区:打好“系统”牌,搭建闭环式养殖尾水管治体系

坐落东海之滨,名赋弥勒胜地。奉化区作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系统治理为抓手,以产业转型为契机,全面打造养殖尾水全过程管治体系。

据悉,近年来该区立足“依法养殖、绿色生产、达标排放”的原则,以系统性理念多措并举促进海水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顶层设计方面,针对规上养殖场和其他养殖区分别制订了《宁波市奉化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规划(2018-2022)及工作方案》和《宁波市奉化区2021年养殖尾水治理方案》,并因地制宜制定“一场一策”治理方案;分类治理方面,根据海水池塘综合养殖、集约化池塘养殖、淡水池塘养殖等不同养殖模式,结合环境、品类、水质等因素,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例如针对海水池塘综合养殖,考虑到养殖品种主要包括虾蟹贝等,其相互间存在共生关系,而且贝类本身具有水质净化作用,所以尾水治理主要采用连片集中处理,在排水河道中设置生物膜和生态浮床等尾水处理设施。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按照“统分结合、聚焦重点”的工作原则,实现治理方案的边推进边更新,确保向上不脱节、向下易实施;监测评估方面,为了监测尾水排放情况和评估治理工作成效,除定期定点对主要水产养殖区域进行养殖尾水抽样检测外,于2019年开始,设立专项行动对31个养殖尾水质量监测点开展排放水监测和评价工作,监测点全面覆盖了区内集约化养殖场、主要池塘养殖区和苗种场。同时,制订《宁波市奉化区养殖尾水排放要求(暂行规定)》作为评价依据。政策支持方面,制定了《宁波市奉化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建设验收要求及资金奖励细则》,对设施化养殖、池塘养殖、连片集中治理等主要形式的尾水处理设施设备的建设和改造,根据养殖面积和治理模式分类给予定额奖励。通过先治后奖的形式,调动养殖场(户)进行尾水治理的积极性,督促尾水治理进度。截至目前,全区共投入尾水治理奖励资金455万元。

在多措并举的系统整治下,该区已完成规上养殖池塘尾水治理62家,建设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23个、开展全区养殖尾水监测25次。在系统性综合举措的推动下,已基本实现区内养殖池塘尾水全提升、全治理、全覆盖。

现今,鸟瞰宁波近海沿岸,一座座转型升级后的现代化绿色水产养殖基地林立。它们连点成线、聚沙成塔,在内外河系间筑起一道看得见的生态屏障。成为守护当地水环境的强力防护网。而宁波养殖尾水治理的先进做法也为全方位打造绿色水产生态提供了新思路、赋予了新动能。

责任编辑:周雪华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