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徐新磊报道)“有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可能需要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支持!”
3月6日中午11时26分,接到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值班医生打来的电话,急诊科主任王宏阳当即通知ECMO团队前往支援。
在急诊科抢救室,医护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胸外按压、机械通气、电除颤······
此刻,年仅20岁的小王躺在病床上毫无声息,而50分钟前,他还端坐在教室里认真学习,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着。但猝不及防地倒地抽搐、心脏骤停,给这一切按下了暂停键,好在班里的老师、同学发现情况后,立即拨打120,并进行了有效及时的心肺复苏。
“患者双侧瞳孔放大,呼吸心跳未及,继续胸外按压。”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立即接力抢救。虽然不间断地进行了将近60分钟的救治,但小王仍未恢复自主心律。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20岁的生命这样戛然而止吗?
ECMO团队充分评估后,决定启动体外膜肺氧合下辅助心肺复苏,即一边持续进行高质量的按压,一边启动ECMO支持。
“年轻就意味着今后有着无限可能。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会放弃。”医护轮流为小王进行每分钟100—120次的高质量胸外按压;另一边王宏阳主任带领ECMO团队成员快速完成预充、置管、ECMO转机,小王体内暗黑的血液被引出,经ECMO氧合后的鲜红血液输回体内,有了ECMO的循环支持,小王的心脏逐渐恢复跳动,监护仪上显示的血氧饱和度也逐渐上升。
此时,距小王心脏骤停已达90分钟之久,在场的医护人员也受到极大的鼓舞,顾不上喘口气,迅速将小王转入EICU继续治疗。
为了更好地救治,王宏阳主任立即联系了浙大二院急危重症专家张茂教授。张茂教授高度关注小王的后续治疗,当晚专程赶到临海,为他进行病情评估及诊治方案指导。
王宏阳主任每天向张茂教授汇报小王的病情进展,并根据张茂教授的意见及时调整治疗。
同时,医院组织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MDT小组每日进行病情评估和讨论,医护团队通过目标体温管理及脑保护、肺保护性通气、输血及抗凝、院感防控等一系列技术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3天后,心脏收缩功能显著恢复的小王,撤离了ECMO机器;10天后,小王病情稳定,能自主睁眼,有手脚活动,转出EICU进行后续高级康复治疗。
“不管是对患者来说,还是对我们医护人员来说,这都是一个生命奇迹。体外膜肺氧合下辅助心肺复苏技术难度较高,此次成功救治证明了我院救治能力跨上了一个新台阶。”王宏阳说。
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是一家医院的实力体现。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临海市急救中心依托单位,不仅具有较成熟的救治经验,还着力通过“黄金一小时救治圈”的建设,将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不断前移到急诊甚至院前,这将惠及更多急危重症患者。
责任编辑:张卫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