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唐宋歙州竦口窑调研报告:断烧900年陶瓷烧制技艺再现光彩

发布时间:2023-07-17 10:59:3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倪彩云 报道 通讯员 洪兵)竦口窑(歙州窑)坐落于歙县桂林镇竦口村,有近三四平方公里的范围,竦口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最早可追溯至唐永徽五年(654年-大历五年770年间)的圵野县(存县116年),这里的瓷矿资源与浙江一脉相连。竦口村瓷矿资源依然丰富多彩,但在宋代中期因某些历史原因竦口窑开始断烧。据民间传说,部分窑工逃避灾难,便就近去了江西和浙江、福建一带。国内因几千年来窑火不断的陶瓷烧制,部分地区的瓷矿资源已接近枯竭,而恰恰是断烧了近千年的竦口村却很好地保护了瓷矿资源,这里山清水秀、资源好、交通也便利,未来的文旅文创制瓷产业发展值得期待。

1985年3月竦口村北发掘的“古瓷窑址”,经安徽省考古所确定,系唐-北宋年间古瓷窑遗迹,暂定名为“竦口古窑址”,并已纳入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巧识古歙州竦口窑

2010年3月,已在上海经商十年的洪兵,在上海松江老城区动迁的一处工地堆土附近捡陶瓷片(洪兵工作之余的唯一爱好就是去野外捡瓷片,回家清洗整理后研究学习),巧遇上海瓷片藏家好友俞峰先生,二人无意中说起老家歙县有歙州竦口瓷窑,也就是从那时起,洪兵每逢逢年过节回家陪伴父母的同时,都会抽空带上家人开车前往竦口村附近的山上、田间地头土表采集具有代表性的陶瓷残片窑具等前后近万片,回到家后和家人一起清洗整理并进行详细记录。正因如此,十多年来也实地寻找到近五十座柴烧龙窑窑址的分布地点、唐宋制瓷取土点、陶瓷窑具标本等竦口窑第一手珍贵资料,并逐一手写登记造册。

2020年8月,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洪兵捐款在竦口村小学内投资注册了歙县竦口窑陶瓷研究所。作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同时也是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浦生教授的关门弟子的洪兵,现任歙县竦口窑陶瓷研究所所长(创始人),倾心致力于唐代竦口窑陶瓷文化的保护挖掘与传承创新。

目前陶研所专职义务从事竦口窑遗址保护工作,竦口村小学有近2000平方的校舍作为场所开展传承传播研学活动,校舍内已开设竦口窑唐宋标本陈列馆两间(陶瓷标本近万片,洪兵近20年来所收藏的完整陶瓷器近百件),目前已经吸引了上万人前来参观学习交流。作为陶瓷兴趣爱好者的洪兵,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每一片陶瓷残片,并希望通过陶研所的努力,能够从长远角度影响着徽州陶瓷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竦口窑标本资料综合分析

从洪兵十多年来在各个唐宋竦口窑址附近土表采集到的残片标本资料综合分析来看,唐代中晚期基本上以烧制陶瓷器为主。唐晚期和五代早期部分陶瓷器内外上半部以施酱褐色釉为主,部分器物施青褐色,施釉都不到底,黑灰胎色,绝大部分器物修平足,部分陶器残片敲击声音清脆,金属元素含量十分丰富。从残片上分析总结器型来看,当时生产的有酒壶、杯、茶壶、网坠、瓶、多系罐、豆、柱子、钵洗、葵口碗、花觚、苹果尊、葵口盘、大小碗、灯盏、钵盆、粉盒、鸟食罐以及瓜棱笔洗、水盂、花口洗,花口小碟、行军碗等,几乎可以满足社会不同群体日常生活用具的需求。到了五代中晚期至北宋,以酱褐釉、青釉为主, 也发现少量黄釉、酱釉残片和白釉装饰残片。从器物的断截面来看,绝大部分是黑胎,部分瓷器残件有非常自然而精美的细碎开片,部分呈香灰胎,胎薄且胎质细腻施青釉,青瓷釉水发色纯正,胎釉结合度较好,少数釉色为青黄色或灰青色,部分青瓷釉水发色纯正沉稳,已近似浙江越窑青瓷的工艺。

从整体制作技艺上来看,部分器物可见刻划工艺和堆塑装饰技法,且非常精美,多修低矮圈足为主,碗口径大小不等,大可达19.5厘米;碗口有厚唇、五瓣葵花,碗内底有球面、太平底等多种形式,碗口径一般为11-15厘米,高3.5-4厘米,平底折腹或双折腹。五代北宋时期,有很多瓜棱及五瓣葵口的造型,在部分器物修葵口,修矮小圈足,有些器物外壁刻划五道瓜棱纹,内外施青釉到底,器物内纹五道白釉起筋做装饰。竦口窑,在五代北宋时期,因为竦口瓷土香灰胎色或者黑胎的胎色会影响到烧成后的釉水发色,大部分窑口施釉前会在瓷器素胎表面罩上一层浅色化妆土,以起到遮盖黑胎底色的作用,这种制作技艺的进步,影响着北宋竦口陶瓷制作技艺的发展。

从烧制工艺上来看,早期烧制部分器物为四个泥丁支烧,且泥丁偏大至近三厘米,碗、盘、盏多系正叠烧,以大套小,有多达近十个一叠者,用支钉分隔,支钉为四至十三个不等,每叠用一匣钵,也有一器用一匣钵者。部分器物内无垫烧之痕迹,仅圈足露胎部分见5、7、9个等不同的泥丁垫烧痕迹,但绝大部分器物在器物内底和圈足露胎部分可见多点泥丁垫烧痕迹。五代早期时期大部分采用托珠叠烧法,垫圈垫饼叠烧法并不常见,五代中后期至北宋时期大部分器物采用垫圈垫饼叠烧法,两种烧制工艺的区别是巨大的进步,此烧制技艺和浙江越窑、江西黄泥头窑较为接近,现仍可见唐宋龙窑遗址多处,其中一座完整的龙窑在2013年建设高速公路歙县东出口时被发现,安徽省考古所会同歙县文物局、歙县博物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后的龙窑被安徽博物院整体搬迁回博物馆并设专厅陈列。目前已发现多座唐宋柴烧龙窑遗址(需未来文物部门考古挖掘确认)和宋代龙窑遗址群,坐落在山丘上的龙窑遗址长约30米,宽有4米左右,成半圆拱形,斜坡20°左右。在旧窑址附近都有大型残片窑具窑渣堆积层,遗址附近也会有大型水库鱼塘,这些水库鱼塘是原来唐宋年间的瓷矿土取土点。研究所已经在水库山坡分不同地点,取瓷矿土试烧多次胎质和釉料,用最原始的技法,随性地试烧试验,证实了这些大型水库鱼塘的确是唐宋时期的取土点的推测观点。

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浦生教授(已故)生前曾说过:唐宋歙州竦口窑,依山傍水而建,当地瓷矿资源丰富,山上松竹茂盛,窑火不断近300年,从器形、工艺、青瓷釉料发色来看,已十分接近浙江越窑的烧制水平,说明当时安徽和浙江的窑工技艺是有交流的,彼此互相学习,互相借鉴,部分窑口烧制出来的青釉瓷器十分精美,烧制时间较长,当时会有官搭民烧和官方定制的可能性存在。

民间传说竦口窑断烧原因

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腊在睦州帮源发动起义,自号“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政权。十一月攻占青溪,十二月攻占睦、歙二州,民间传说竦口村,就是在此以后,除部分大户和窑主窑工外出避难外,村里遭到了灭顶性的屠村,竦口窑因此而断烧至今近千年。

但是洪兵认为在进入北宋和南宋时期,竦口窑周边的浙江越窑、龙泉窑、安徽、福建等大型窑口已将五代的黑胎配方逐渐配制成二元乃至于三元配方的浅色香灰胎进行烧制,从而影响了竦口窑的外销市场以及当时的审美和市场需求,洪兵通过近15年的竦口窑陶瓷实物标本的胎质胎色总结后发现绝大多数胎色呈铁胎,仅少数北宋时期的器物呈现浅色香灰胎色,并经过对矿脉资源的梳理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歙县桂林镇附近的浅色资源极为稀缺,综上所述:洪兵认为歙州竦口窑的断烧应该是由于浅色瓷矿胎土的资源匮乏,导致产品无法适应当时的市场需求,从而导致断烧近千年!

历史性发现

2021年1月6日中午11点多,洪兵接到竦口村孙国忠书记的电话,说一位养鱼的村民,在竦口新管村离村庄两公里的干枯水塘边上,看到几只破残的陶碗和一片像半块砖头一样的带文字的陶器,在方健的指引下洪兵等人顺利地找到了那一片带着文字的陶片(其实是一根窑柱的半片),同时还在附近找到了几只破残瓷碗(其中两只相对完整的唐代陶瓷大碗已于2021年4月30日捐赠给徽州历史博物馆,另外两只完整的唐代陶碗已于2022年9月9日捐赠给安徽黄山徽州文化博物馆,此捐赠填补了馆内竦口窑陶瓷展陈空白)。通过仔细观察和相关资料的查阅,发现这半片陶制窑柱上的刻划文字 “大中六年二月廿日造”,对应的时间为唐宣宗李枕公元852年,距今已1170年整,期待已久的能够确定竦口窑的明确年限记载的铭文实物终于出现了,歙州竦口窑早在1170年前的唐代中晚期以前就已经开始烧制陶瓷,且规模相当大,窑址范围也广。这次的重大发现,填补了歙县竦口窑断烧900多年来,考察调研带年限铭文的一项实物空白!到目前为止,还发现带文字的窑具有“洪”、“一”“二”、“三”、“四”“六”、“七”、“大”、“于”、“人”、“丘”、“胡真”、等。在竦口村南洪家山古窑遗址土表采集到千年前“洪”姓窑工或是窑主的手刻文字,似乎在告诉着后人,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冥冥当中的注定!

千古奇缘

2020年9月11日上午十点多,天气晴朗,洪兵一家四口在竦口村的牛市岭油厂后面一座叫考坑窝的山坡上(洪兵五岁的小女儿洪澜卿平时最喜欢跟着上山捡瓷片,也最喜欢捡壶嘴、壶手把等),当时采集了有十来片陶片带回陶研所。在整理登记时发现,有一片小陶罐(根据残片估计小罐体直径尺寸在12公分左右)残片带着手把,没有釉水,从破残截断面来看,是灰黑胎,洪兵发现残片口沿处有一枚手指印,残器口沿内壁也有三枚半的手指印,非常清晰,因内外均没有上釉,不存在挂釉现象,清晰可见总共四枚半的手指印。洪兵便用左手手指去和罐体上残留的手指印进行贴合,惊奇发现居然手指粗细长短大致吻合!基于此,洪兵觉得极大可能是唐代窑工从口沿部拿着这个小罐子修胎的时候,由于胎体没有十分干透,导致留下这千年窑工的手指印。千年后的今天,巧合的是被洪兵的小女儿采集到,同时又和其的左手手指大小粗细长短几乎一致,不得不说,会让人觉得这是一段跨越千年的奇缘!

发现青瓷陶鼓残件

歙县竦口村牛市岭马路旁边开着一家不起眼的鲜之味小饭店。2021年4月30日中午饭店老板汪玉山,空闲之余和洪兵聊起了陶研所的事情,他也是一位竦口陶瓷文化的爱好者,告诉洪兵,他曾经挖地的时候捡到了几片陶片,并热情地骑着小电驴回到家中取来送给研究所当标本,拿上手仔细观察,属于青釉瓷器,估计烧结温度在一千二百度左右,断截胎面呈黑灰色,外表修胎细腻规整,尚有青黄色釉水清晰可见,由于胎釉结合不太理想,大部分釉水已剥落,陶瓷鼓长约50公分,管道中空直径约3-5公分,外径约28公分,鼓面口部外肩处有一道浅旋痕,方便鼓面固定安装,这是一件竦口窑晚唐五代时期的青瓷陶鼓残器。目前发现最古老的打击乐器是陶鼓,此件青瓷陶鼓残器的发现,填补了竦口窑近千年来陶瓷打击乐器的实物空白。

歙州古窑,千年沉寂,不灭窑火,重现光彩!洪兵夫妻俩在陶研所工作室内于2021年5月3日成功点燃了断烧近千年的第一把窑火。竦口窑陶瓷制作技艺目前已是黄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研究所的部分陶瓷精品已被多家国家一级博物馆永久收藏,并在2022年荣获陶瓷精品大展国家级铜奖、安徽省省级陶瓷艺术精品大展金奖、银奖各一枚。通过竦口陶研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我们可以承前启后、更好更多地培养新一代的匠人匠心。

洪兵成立歙县竦口窑陶瓷研究所的初心,是深入挖掘研究竦口陶瓷历史与文化特色;组织开展竦口窑陶瓷文化学术研讨;服务竦口陶瓷艺术品鉴赏;编辑、出版竦口陶瓷文化艺术书刊;策划推广竦口陶瓷文化品牌;举办文化培训、展览与交流活动等。

唐代歙州竦口窑始烧于唐、盛于五代,断烧于北宋,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洪兵通过搜索相关历史文献,发现记录唐代竦口窑的资料寥寥无几,更没有专注于竦口窑的此类综合性调研文章可作参考。歙县竦口窑陶瓷研究所,本着务实严谨的科学调研态度,在文旅体文物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将继续努力探索,深度挖掘,逐步揭开唐代歙州竦口窑陶瓷历史文化的神秘面纱。

目前,竦口窑陶研所利用当地特有的五色瓷矿已经烧制出仿宋代黑胎(铁胎)瓷器以及歙州红(红釉)、新安卿紫(紫釉),墨金无梦(黑釉)等高端单色釉高温瓷器艺术品种。

(作者 洪兵  安徽黄山歙县竦口窑陶瓷研究所创始人)

责任编辑:马玉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