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一腔热情寄山水 数载寒暑绘江南

发布时间:2023-10-31 09:46:4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梁宏 郑语嫣报道)日前,著名山水画家王悲秋先生的一幅写生国画作品《古城春晓》创作完成。这幅巨幅山水画耗时一个月,在这3米多的长卷上,峰峦叠嶂,苍翠欲滴,壮阔波澜的灵江、蜿蜒秀丽的长城、傲然耸立的巾山双塔,一一尽收眼底。

临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钟灵毓秀之地,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佳作。四年前,著名山水画家王悲秋先生为再现当今的“唐诗之路”来到台州。四年来,他扎根台州实地创作,把台州府城、天台山、神仙居等浙东一带的山水与历史结合,形成了同时具有历史底蕴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作品。

王悲秋,名王珪,号夷则、一画学童。1963年生于天津。天津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海洋画研究院院委、天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理事。先后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悲秋山水画集》《百树》《百石》《山水画技法》《山海之歌》《草虫技法》等共十余本技法类书籍与画集。作品深受鉴赏家、收藏家和普通百姓的喜爱,多幅中国画山水巨作被中南海、玉泉山、中宣部、外交部等政府机关及多地国宾馆收藏悬挂。

山水之道,存乎一心。致敬传统、融合自然、植根生活是王悲秋先生的艺术源泉,充满激情、笔墨传情、温润动情,是王悲秋先生的艺术特色。在他的山水画中,人们能读到感性的张扬与理性的克制,读到规则的信守与画法的突破,读到有限的篇幅与无限的遐思,他将庙堂之高的庄严与山野之远的灵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摹出新时代的山水精神。

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先生这样评价王悲秋先生的画:“艺术创作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是最牢靠、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王悲秋先生更好地继承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当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是他的一大特点,从他的作品中能感受到,一种中国式的讲述,中国式的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讴歌赞美。”

王悲秋先生的画可悬庙堂之高,贵在有庄严之气象,可现山野之远,得见造化之精神,在美术界,王悲秋先生是画家里的徐霞客,搜尽奇峰打草稿。为了生动再现山水于纸素,王悲秋先生一改画室创作的习惯,将画案置于山岳之中实地作画,不避寒暑,跋山涉水,可谓遍寻不息,常常置安危于不顾。几十年的笔墨探索,加上千万里的壮美河山,在他的笔下,风云际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生出万千气象。一日,王悲秋于山间作画时,忽狂风大作卷起了遮蔽的帐篷,王悲秋岿然不动,等最后一笔收尾,一行几人才草草卷起画作离去。“我希望用真实的笔触,真实的写照表现新农村、新山水、新时代。”王悲秋这样说。

情系江南四余载,一腔豪情写春秋。中国一位著名学者这样评价:“王悲秋先生的国画传承的是山水正脉,传达的是大开大合的大气象,体现的是真山真水的真精神。王悲秋这一代画家,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大国崛起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也体现当代的中国画家的文化担当与自信。”笔墨当随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近年来,浙江各地不断推动文旅融合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日新月异。如今,“两山”理念已深深扎根、开花结果,美丽乡村发展的新画卷既在画家的笔下,亦挥就于浙东大地。王悲秋扎根基层,辛勤耕耘,他的笔触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的气息,并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画作,带给人民以美的享受、美的思想和美的追求。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王悲秋坚定地走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在他心中,艺术的生命来源于现实,做大自然的好学生,做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家,作品才能经得起时代的推敲和历史的检验。施笔绘墨,挥毫画景,以丹青勾勒新山水,以笔墨记录新时代。

八千里路云和月,且以水墨铸山河。在笔墨上,王悲秋先生是有超越的,画山水是有创制的。今年六十多岁的他用脚步丈量浙东的山山水水,用瀚墨抒写壮美河山,在他身上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假以时日,我们相信他的作品必将在中国的美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张卫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