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十四五”进入下半程,安徽哪些方面还需加力

发布时间:2023-11-16 14:36:57 来源:安徽日报

统计显示,2022年安徽省进出口总额为1131.3亿美元(7530.6亿元),提前完成超过1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图为阜阳市安徽京九丝绸股份公司员工正在按订单生产高档丝绸,产品热销海内外市场。 记者 李 博 摄

金秋时节,在全面通航不久的安徽江淮运河航道上,装载集装箱、建材、煤炭等货物的船舶在航道上有序航行,来往如梭,一派繁忙景象。通讯员 周啸勤 摄

今年,“十四五”规划实施进入第三个年头。进程过半,安徽“十四五”上半程成绩如何、下半程要怎么干?11月14日,安徽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报告显示,规划实施两年多来,全省上下克服困难,勇毅前行,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主要任务进展顺利。

主要指标进展顺利

规划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对规划实施进行中期评估,评估期为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底。

报告显示,“十四五”以来,安徽省有效推动规划落地实施,“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主要指标、主要任务、重大专项工程行动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经济总量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跨过1万美元台阶,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至全国第7位,为完成“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规划共设置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5大类27项指标,总体进度较好。其中,进出口总额、高新技术企业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项指标提前完成2025年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17项指标超过或达到序时进度。

从主要目标完成情况来看,“十四五”上半程我省经济恢复向好态势明显。进出口总额方面,2022年为1131.3亿美元(7530.6 亿元),提前完成超过1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固定资产投资2021年至2022年年均增长9.2%,高于规划目标1.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1年至2022年年均增长8.3%,高于规划目标1.3个百分点。2023年上半年增长7.3%,较2022年全年呈现较为明显的恢复态势。

发展质量方面,相关数据同样亮眼。如高新技术企业数,2022年净增3904个、同比增长34.3%,累计达到15272个,提前完成13000个的规划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2022年为41.6%,较2020年提高1.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021年和2022年年均增长分别为5.7%和8%,分别高于规划目标0.1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

重点任务有序推进

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报告从14个方面梳理了安徽省主要任务推进情况,指出“十四五”以来,安徽省紧紧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机遇,坚持“三地一区”战略定位,扎实推进各项主要任务落地落实,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率先全面入轨运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建在建预研大科学装置12个、数量居全国前列。企业创新、人才创新更加活跃,已实现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研发机构、有效发明专利占比“4个80%以上”。“十四五”以来,全省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大关,2022年达到3070.82亿元、居全国第6位。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确立汽车“首位产业”,实施首位支持,2023年上半年,全省汽车产量101.2万辆,增长35.2%,占全国的7.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34.2万辆,增长 61.4%。2022年全省光伏制造业营业收入1954.9亿元,同比增长118%,居全国第4位。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4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迈过万亿元台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体制机制改革纵深推进,常态化对照学习沪苏浙,累计实施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566条,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纳税服务、招投标电子化等指标效度居全国前列。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023年1月至6月,沪苏浙在皖投资亿元以上在建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占外来资金比重达到56.2%、较2020年底提高3.1个百分点。高水平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截至2023年上半年,合肥中欧班列累计发运3300列,覆盖18个国家115个国际站点城市。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设立两批共13个联动创新区。

农业强省建设方面,安徽省聚焦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谋划推进“千亿斤江淮粮仓”和“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工作,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2021年、2022年粮食总产分别为4087.6万吨、4100万吨,连续6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居全国第4位。

深化落实针对性举措

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综合看,安徽省“十四五”规划实施总体进展良好,但报告也指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压力加大,产业发展距离制造强省建设要求还有差距,传统要素优势减弱而新生产要素集聚不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成效尚不及预期。

同时,报告对影响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十四五”中后期,安徽省仍将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有基础有条件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全面完成“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今年7月,安徽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对奋力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作出全新部署。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有关组成人员在审议中建议,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最新决策部署与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衔接融合起来,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突出“七个强省”建设要求,注重融入长三角、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好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

对此,报告指出,将针对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加大未达预期进度的指标和任务的推进力度,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长三角一体化是安徽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报告提出,要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加快共建科技创新共同体,推动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深化拓展多领域合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在“三地一区”建设方面,报告明确,坚持将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旗帜性抓手,全力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深入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坚持把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推动光伏产业提质升级和新型储能产业扩量增效,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标对表学习沪苏浙,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全力推动改革开放新高地动力更足、活力更强;坚持生态高颜值、发展高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屏障建设。

针对区域协调发展、农业强省、人才强省、教育强省、文化强省、民生保障等方面,报告也作出了具体建议。

责任编辑:马玉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