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张跃西:实施文化赋能“十大工程” 助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12-24 19:35:37 来源:中国报道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浙江实施“千万工程”20年来,以文培根、以文铸魂、以文凝神,让乡土文化赋能乡村发展,绘就了一幅幅人文经济生态有机融合的精彩画卷。

我们必须注意到,当前乡村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不系统,不协同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国防教育和英雄文化铸魂力度明显不足,尊崇英雄文化氛围不够浓郁。娱乐至上的时尚文化仍在一定程度上盛行,“游戏追星”致使不少青少年意志沉沦,“娘炮”“妈宝男”现象已十分严重。二是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彰显不够。传统村落的宗祠复兴,“祭祖庙会”致使乡村宗族黑恶势力死灰复燃或有所抬头,以及民间演艺“封资修腐”媚俗文化沉渣泛起,值得警惕。三是文化创意理念存在偏差,剧本杀等不健康内容,威胁文化安全和社会和谐。四是文化赋能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的机制不够完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馆”建设及非遗传承人等重要资源,大量闲置或利用率不够高。五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缺乏刚性制约,特色发展、多元协同与深度融合尚缺乏机制保障。

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化文化赋能,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必须树立文物“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新观念,注重用足用活“土地管理法”等政策法规,创造性探索实践土地公益性与经营性功能“兼容”,建立健全农民利益保障机制,实现共创共建共享共富良性循环。为此,我们建议:大力实施集成引领、五权协同、民主治理、非遗展会、合作创新、鸿雁家园、世界阳明、尊崇英雄、红色联动及跨省协作“十大工程”,全面推进文化赋能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集成引领工程——汇聚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创建“浙江经验创新产业园”,示范引领全国乡村振兴

浙江经验是浙江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敢为人先、勇于创业、持续创新、积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和经验。从打造“重要窗口”输出“浙江经验”来看,还面临几个严峻挑战,即:缺乏有效的展示功能平台、缺乏系统的运营管理支撑及缺乏高效的示范引领机制等。我们认为,要破解这些难题,借鉴国内外产业园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创建“浙江经验创新产业园”,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我们建议:做好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可实现呈现式回答三个重大问题:浙江究竟是做对了什么?外地人应向浙江学习什么?浙江要向世界展示什么?铸造平台创新优势、创造载体拓展市场、整合优势铸造品牌,系统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可系统集聚、高效展示、有效输出“浙江经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市场创新动力和平台机制保障。

二、五权协同工程——探索“五权协同”机制,全面激活重点文保单位、“三馆”和非遗传承人等重要资源,高效益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深入贯彻“八八战略”深化“千万工程”,要坚持“和美乡村、共同富裕”目标导向。要努力创新文化系统发展机制,必须系统化构建所有权与经营权、保护权与共享权、传承权与经营权、监督权与系统保障的多元协同机制,强化“五权协同”。具体内容如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协同。事实上,安徽黟县宏村、平遥古城等引入智力资本和民营商业资本,实施文旅融合开发,形成了一系列新业态、新产品和新体验,并实施市场化运营,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保护权与共享权协同。要让利益相关者和当地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浙江乌镇,依托当地居民和民俗文化,激活古镇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民宿业,现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浙江共同富裕的示范样本。传承权与经营权协同。传承权与经营权要有机结合,要着力强化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化发展能力和文化市场运营能力。浙江金华婺城区岩头村和武义坛头村,利用传统古村落整体运营机制,实现传承权与经营权的协同,并大力推进发明研学课程开发,有效地推进了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弘扬。多元协同系统保障。多元协同为了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弘扬。因此,保护监管不只是“限制”,还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强化正确“引导利用”,并为高质量健康发展提供系统保障,持续发挥示范引领功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三、民主治理工程——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广义乌红旗“村务钉办系统”经验,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和优势的新概括,并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组织法》(2022年)。义乌大陈镇红旗村应用“村务钉办系统”实现了全领域覆盖,全流程网办;全实时报告,全方位监管;全过程参与,全景式公开;全要素协同,全链条保障的“红旗经验”。义乌市大陈镇红旗村率先打造“智慧钉办”,探索乡村系统治理,实现系统重塑、数字赋能、综合集成、高效协同、整体智治,成为全省数字化改革揭榜挂帅项目,成为镇村干部“治村理政”主阵地。务实创新实现“全领域覆盖,全流程网办;全实时报告,全方位监管;全过程参与,全景式公开;全要素协同,全链条保障”已经荣获“中国廉洁创新奖”“浙江省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金奖”。我们认为,义乌大陈镇红旗村可以创建“基层全过程民主管理”干部培训现场教学点,既有利于推广“钉办系统”又有利于拓展培训经济,促进共同富裕。

四、非遗展会工程——有力有序有效激活非遗资源,打造省域系列化高端会展节事活动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汲取营养,获取力量,赋予时代精神。有力有序有效激活非遗资源,为浙江乡村文化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建议:一是健全区域整合协同联动机制,创建浙江全域化非遗节事活动体系,强化非遗传承保护与节事活动协同。以“活态非遗,联动共享”为个主题,以一个省级高端平台为核心,以11种非遗类型与浙江11个地市相匹配,设置分工协作的节事活动体系,形成“1+11”全域联动发展模式下,结合浙江文化特色,推进浙江文化产业和非遗活化的品牌建设,通过全省11地市的整体联动覆盖全年12个月份,迭代升级非遗活动内容、有效扩大活动规模,实现浙江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双向促进良性循环。二是花大力气抢占战略制高点,构筑世界级高端平台,创建系列化国家文化公园。在余杭大径山国家乡村公园成功经验基础上,依托丝绸和茶文化,积极创建杭州“世界茶都公园”和“世界丝绸文化之都”;依托丽水松阳75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村落,创建“国家传统村落公园”;依托金华陈望道、艾青和施光南等红色名人文化创建“国家艺术文化公园”等,原创性地打造文化新高地。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乡土文化内涵,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有效保护、活态化保护、创新性保护,并与乡村振兴和推进共同富裕紧密结合起来。三是彻底改变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弱小散差”状态,强化统筹规划,深化政校行企合作,构建创新教育协同机制。大力推进“六个一体化”,具体包括教学要素一体化(注重兼职师资和非遗资源就地利用)、教学时间一体化(课堂课余假期的一体化设计)、教学空间一体化(强调深入现场教学)、教学过程一体化(强调教学做合一和产教融合)、教学评价一体化(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统一)、教学系统一体化(招生就业教学科研基地一体化)等。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和体验产品开发。推进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常态化和持续化。四是深度发掘非遗资源的科学价值、教育价值和游憩价值,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全面贯彻弘扬创新精神、实施创新项目、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争取创新成果“五创一体”,积极创建发明研学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开发非遗研学课程与教材,并利用当地“土专家”和非遗传承人,因地制宜配备与项目相适宜的研学导师队伍。让学生在研学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五、合作创新工程——推进“新三位一体”混合所有制,全面深化乡村文旅融合和提升乡村运营能力

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政府+国企+集体“三位一体合作”混合所有制。在浦江县大畈乡人民政府领导下,浙江二轻集团下属的浙江焕景艺创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浦江县大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下属的上河旅游开发公司合作成立运营平台公司,形成“1+N”模式,多元协同整合,持续招商集聚,稳步推进文旅发展,吸引投资10多亿元。坚持规划先导,紧紧围绕“诗韵上河、品质生活”主题,以“山美水好、宜业宜居”为新目标,以“全域旅游、诗意体验”为主抓手,着力发展美丽乡村观光旅游,打造浦江乡村特色体验旅游。已经探索出一条“实施村企联合、产业集群带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跨越发展与共同富裕的新路子。强化政府引导,实现国企引领集体,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已经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5个,包括玻璃悬廊、玻璃水漂流、镜子迷宫、新西兰滑板车、研学课堂(诗歌展示馆、古钱币博物馆)、古装汉服等。运营公司不投建与当地老百姓经营的餐饮住宿有关的业态,切实做到不与民争利。同时还通过文旅运营培训赋能当地村民,通过举办专业的运营培训提升村民的服务能力。2023年1-10月游客达到260万人次,营收3123万元。上河村“文旅振兴乡村”经验,将为浙江乃至全国的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一整套的新型合作模式与发展路径。

六、鸿雁家园工程——创新弘扬鸿雁文化,打造世界华人华侨精神家园

“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心心相印,必然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可估量的重要力量”。打造浙江“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加快推动浙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要让鸿雁文化为世界华人华侨铸魂培根,强化世界华人华侨凝聚力和向心力。依托世界侨乡,创建鸿雁文化总部,建设世界华侨总部功能区,着力搭建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我们认为:一是要大力创新弘扬鸿雁文化,为世界华侨培根铸魂。鸿雁文化具有六个方面特征:坚定志存高远的理想信念,遵循宇宙规律的世界格局,保持团结奋进的集体意志,崇尚与人为善的仁义博爱,厚植家国情怀的忠勇道德,拥有坚贞不渝的高尚品质。进一步整合提升世界侨乡总部、侨联和侨史馆以及国际乡村春晚等服务功能,打造世界鸿雁文化新高地及世界华侨精神家园;二是世界侨乡要勇于担当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的历史重任。要积极创建世界华侨跨国集团企业总部、世界华侨民间公益救助组织联盟总部、“一带一路”华侨基金会和世界华侨战略合作联盟等世界级机构。实施数智化加快推进涉侨服务事项实现“全球通办”,增强世界华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积极构筑世界级高端展会平台。要整合世界华商大会、世界华侨大会等重要资源,创建“世界鸿雁文化高峰论坛”与“世界华侨经济文化与技术博览会”;积极创建由中国人主导的全球农业遗产联盟国际组织,充分发挥好“首届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大会”综合效应,成为提升世界侨乡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抓手。

七、世界阳明工程——创新弘扬阳明文化,积极打造世界级研学高端平台

浙江是阳明文化的发端地、成熟地和传播中心地。近年来,在“阳明故里、心学圣地”余姚合力打造“阳明文化海外传习基地”,结合阳明文化基因解码、地名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然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阳明文化创新弘扬工作国内多省市各自为政,缺乏全国一盘棋系统集成,直接影响到阳明文化世界品牌铸造和综合效益发挥。三是阳明文化国际学术交流,缺乏世界级地名文化服务功能平台载体和有效机制,更缺乏由我国主导的地名文化国际组织。四是阳明文化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史料层面的发掘整理,与国际化代文化创意产业、文旅产业,特别是教育产业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亟待加强。创建阳明地名文化“重要窗口”研究基地,助推阳明地名文化世界级品牌打造。主要功能平台项目如下:一是依托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世界华人华侨组织,联合阳明地名文化的相关国家当地非政府组织,联合创建国际阳明文化联盟(总部设在中国余姚)。创建“世界阳明地名文化研究院”,创办《世界阳明学刊》(国际权威期刊)。二是构筑世界级高端平台。举办世界阳明地名文化论坛暨世界阳明地名文化短视频大赛、国际阳明文化研学课程设计大赛和世界阳明地名文化大讲坛(首期100讲),以及创设“阳明奖”国际奖项并开发纪念品。三是依托阳明教育思想和宁波余姚教育装备产业集群的优势基础,积极创办“中国国际教育教学装备产业博览会”。四是发挥数智技术优势,率先打造“世界阳明地名文化数字博览园”,并设立“公祭阳明”世界级仪式,提升阳明文化国际影响力。

八、尊崇英雄工程——创新弘扬民族英雄文化,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爱国教育示范基地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 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我们研究认为,必须通过强化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尽快加以破解。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籍的陈安宝烈士是全面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八位军长之一,为长三角地区唯一牺牲沙场的抗战军长。陈安宝烈士是绝无仅有、得天独厚的国防教育重要资源,值得高度重视和发掘利用。我们建议,要提高战略站位,明确创建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5A级景区等战略目标,积极打造“军民融合、产业提升”重要窗口,“双拥共建、促进统一”前沿阵地,“学军学农、文旅一体”研学营地,“尊崇英雄、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强化军民共建,策划举办系列赛事活动拓展平台经济;强化台州省级田园综合体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与军农文旅体验的有机融合、优势共享与品牌共树。

九、红色联动工程——有效激活浙南革命老区“战略支撑点”,积极推进红色旅游省际区际联动合作

在弘扬乡村红色文化的同时,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经济发展,让新时代的人文乡村赋予新的风貌。粟裕明确指出“浙南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着战略支撑点的作用”。温州拥有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旧址、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以及“红都山门”等品牌资源。为强化浙南“战略支撑点”,构筑跨省合作机制高端平台,整合联动浙皖赣闽四省红色旅游重要资源,实施省级红色文化旅游联动协作开发。创建深化红色旅游省际和区际协作,推进红色旅游系统开发;深化红绿融合发明研学课程体系,加快推进温州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联合开展“寻找抗美援朝老兵”“采访对越自卫还击战老兵”“采访红军后代讲述红军故事短视频大赛”等系列活动,强化红色旅游教育功能。

十、跨省协作工程——依托开化国家公园城市独特优势,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旅游协作试验区

2014年11月,“加强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协作,共同打造长三角绿色美丽大花园”纳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创建“浙皖赣闽生态旅游协作试验区”,不仅合乎国家战略和开化实际,而且能激发周边省市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参与创建的市县带来切身利益。为此,建议:一是开化牵头创建“国家生态旅游协作试验区”。在四省九地市协作基础上,联合浙皖闽赣四省若干县参与,确立目标定位,探讨创建路径。把试验区总部设在开化,共建经常性合作机制、共创国际级旅游目的地、共享一体化公共服务、共推主题性旅游线路、共拓多层级客源市场、共促创新性协同发展。二是聚焦生态旅游跨省协作务求实效。依托试验区争取中央财政加大扶持力度,试点研究建立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产业投资基金,推动协作区内重大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和产业创新。深化协作内容与优化路径。坚持客源互送、优势共享、产业共树与品牌共创。着力突破机制创新,奋力打造多元协同、合作共赢新模式。三是奋力搭建高端功能平台。积极承办中国生态旅游协作高峰论坛、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大赛等,大力拓展会展经济和体验经济,积极创建开化“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县”,依托开化党校与活水教育集团合作机制,为生态旅游协作区专业培训提供保障。

通过贯彻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激活乡村文化潜能,赋能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乡村样板;让“千万工程”浙江经验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推动力,示范引领全国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作者:张跃西 博士 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重要窗口”研究所所长、民进浙江省委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