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南京在繁华闹市中建成的首家保洁员公寓正式运行

外来环卫工,城里有了“家”
发布时间:2024-01-04 09:27:24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23年12月19日早晨7点,户外气温2摄氏度,风雪甫歇,南京已是雪清路畅。逆着早高峰车流,整夜扫雪刚刚下班的49岁环卫工人张西兵,推着保洁车,缓缓向“家”走去。

他的“家”,是位于建邺区长虹路与南湖东路交叉口的一栋二层灰色建筑——南京首个保洁员公寓。该公寓2020年动工,2022年开始试运营,2023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有56名外地环卫工人在这里安了家。

为何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给环卫工人建公寓?记者近日专程探访发生在这里的安居故事。

圆梦“我想有个家”

2023年12月18日,南京普降大雪。当天下午1点,张西兵被派往扬子江大道往应天大街方向高架桥上桥口清雪保畅。19日整夜,他辗转清河路、西城路清扫积雪,到“家”时,已是上午8点多。在室外停车区给保洁车充上电,直奔公共厨房,11号电磁炉的电饭煲里,爱人程红叶给他煮的红薯粥正冒着热气。

吃完早饭,张西兵邀记者参观他的“家”——公寓104室。房间不大,约15平方米,配备了床、衣柜、无线网络、独立卫生间等。一侧墙边摆放着面桶和跟随他们奔波多年的杂物家当,中间支了一张方桌,爱吃面食的两人有时会自己擀面条。空调是“标配”,但程红叶舍不得开,冬天只是多加了床被子。

这个保洁员公寓共有52间,除3间用于应急扫雪期间夜间值班,其他都作为环卫工人宿舍使用,可容纳约100人住宿。房间虽小,五脏俱全,硬件设施参照快捷酒店标准间装修,基本可以拎包入住。公寓还设有公共厨房,顶楼配备公共洗衣区和晾晒区,室外专门设置电动车充电棚,方便保洁作业车充电。

“冬天下班回家能洗上热水澡、吃上热乎饭,以前想都不敢想。”张西兵夫妻俩2012年从泗洪到南京打工,来南京的第一个“落脚处”是吉庆家园地下室,此后十年颠沛辗转,住过小区车库、工地板房等,夏天酷热冬天阴冷,上厕所要用手拎马桶。上一个住处是虹佳宾馆层高仅1.7米的顶层阁楼,进门要弯腰,洗漱要排队,夏天有时凌晨才排到洗澡,三四点又得起床工作。对他们来说,“我想有个家”是愿望,也是奢望。偶尔看到房产中介门前的二手房信息,夫妻俩只能叹气。

没想到,2022年的一天,班组检查员告诉张西兵,建邺区专门为他们建了公寓,可以申请入住,夫妻俩再三确认才敢相信“是真的”。原租住房到期后,2023年11月10日,他们正式入住保洁员公寓。搬家当天,两口子从茶南菜场买了鸡大腿,还烧了一锅青菜豆腐汤。程红叶边吃边抹眼泪,“来南京十年,终于有了家。”

敲开205房间的门,来自河南商丘睢县大常庄村的王复习和卢树荣夫妻俩笑脸相迎,打开话匣,说起了“搬家史”。他们2008年来南京,住在上新河地区待拆迁的棚户区里。女儿小学跟到南京读书,就搬到了黄山路工地的活动板房。随着女儿长大,一张布帘子隔开不到10平方米的板房实在没法住,才“咬牙”搬到江心洲与人合租,房租水电每月合计1800元左右。王复习说,女儿今年在钟山学院幼师专业读大一,学费和生活费每年差不多3万块钱。保洁员公寓不但条件好,月租才400元,“一年就能把女儿学费省出来。”

12月19日中午12点,奋战一夜的环卫工人们补完觉陆续醒来,公共厨房逐渐热闹起来。06号灶台准备烧白菜豆腐,隔壁07号电磁炉锅里下面条的水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午饭后,他们要赶到责任路段进行常规保洁。“休息好了,干活有劲!”张西兵说。

“暖心工程”曾遇波折

建邺区750多名一线环卫工人,绝大多数来自省外或市外。为了多存钱,他们都是哪儿便宜住哪儿。居住条件差,距离还偏远,每天上下班路上都要两三个小时。

改变,始于2020年。建邺区政府决定拿出专门地块交给南京建邺城管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由下属的南京河西建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西建环”)建设保洁员公寓。该地块1900平方米左右,方圆2公里内南湖菜场、熙乐汇广场等配套一应俱全,生活非常便利。记者了解到,在一墙之隔的长虹大市场,10平方米左右的门面年租金超过20万元。

“上班近、房租便宜、条件又好,当时最担心的是,都申请居住的话,房间不够怎么办?”河西建环总经理杨玉兵介绍,2022年试运营时,为避免供不应求,企业根据是否为双职工、工作表现等制定了打分制,准备“择优”入住。没想到的是,经过反复动员,最后仅 7人入住。

问题出在哪儿?河西建环逐户调研,多次座谈,寻找答案——

保洁员公寓最初配建了集体食堂,旨在一揽子解决吃住问题,餐费为每人每天60元的标准,河西建环补贴40元,相当于20元钱吃一天。实际上,有的环卫工人一把挂面吃3天,一天只花几元钱。外界认为的“福利”,他们觉得“不划算”。还有环卫工人通过调查问卷反映“口味吃不惯”,也有人在座谈会上提出工作有早班有夜班,就算同一个班次工作进度也不一样,赶不上食堂的饭点。因不允许自己开火,有人住进来又搬了出去。

负责湖西街、云锦路一带清查巡保的检查员高洪喜,在河西建环工作了40年,是“手底下”20名环卫工人的老大哥。保洁员公寓试运营期间,他在班组会上反复推荐,也只有 2名单身汉住进了公寓。一问才知,环卫工人几乎都是拖家带口在南京打工,有的是夫妻俩,有的是带着孙子孙女。但当时规定,只有员工能住。

下大力气把好事办好

针对保洁员公寓试运营期间“叫好不叫座”,建邺区根据真实诉求,下大力气整改,力求将这一“暖心工程”办好。

首先是解决环卫工人吃饭的问题。河西建环征求意见时,超八成环卫工人提出希望能自己烧饭。2023年10月,企业先后投入二十几万,在原来规划小卖店的位置对水、电、地下管线等进行全面改造,建设公共厨房,并为“每家每户”划定使用区域。

“相比集体食堂,‘每家每户’烧饭的安全防范要求更高、标准更严。” 河西建环副总经理张冬忠介绍,出于安全考虑,给每户都配了电磁炉,为此还专门协调电力部门建设配电站增容电量。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每台电磁炉的正上方都有一个红色小圆柱,这一喷淋系统的感应器检测到火源或烟雾时将自动洒水。建邺区相关部门对地下管线改造等事项“特事特办”,历时一个月,公共厨房正式改造完成。

考虑到大多数环卫工人都是居家生活,保洁员公寓的入住标准做了相应调整。一年前记者采访时,相关负责人介绍进出要登记,只允许员工入住,如今夫妻其中一方不是员工也能住,还可以带未成年子女一起住;过去房间里不能使用大功率电器,为方便大家要买菜做饭,房间里允许使用小冰箱。

54岁的刘春雷既是滨湖片区的检查员,还担任保洁员公寓的楼长。南京连日低温,他都要挨家挨户提醒不要使用电热毯。“我是农村出身,和大家能讲到一起,每天下班各家‘吹吹’,配合行政部门做好公寓制度的宣传解释工作。”他坦言,环卫工人群体很淳朴,也非常珍惜现在的环境,公寓没有专门的清洁人员,大家自发轮流打扫公共卫生。

“人气越来越旺了。”保洁员公寓物业前台保安高欣试运营期间就在此工作,亲身经历了这里的变化。他介绍,“目前28间房已经有人住了,到今年4月,入住率能达到85%左右。”

让更多城市建设者安居乐业

特大城市主城区房租贵、生活成本高,普遍面临环卫工作招工难、流失率高等问题。

除了环卫工作,在城市建设管理一线还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南京建邺城管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邺区的道路维护、市政绿化、河道保洁、地下管网维护等,相当于城市运营的“大管家”。河西建环之外,还有保障城市运营的一线市政工人300多人,超八成为外地人。很多工种凌晨3点就要起床工作,保障城市的日常运行,绝大部分人却租住在远离工作地的城乡接合部。

“为了解决居住问题、稳定员工队伍,我们做过很多尝试。”南京建邺城管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建平坦言,公司考察过辖区的租赁市场,成本实在过高;在区里等待挂牌出让的地块也建过临时居住点,象征性收点费用给大家住,但土地一旦挂牌就得立刻搬,不是长久之计。

从环卫工人这一群体入手,建邺区支持河西建环投入800万元,自建集中居住的保洁员公寓。在其建设运营基础上,进一步谋划建设大型综合性养护中心。“我们最初的设想是在辖区的北部、中部、南部地区各规划一处包含集体宿舍、集体食堂、生活设施,大型作业车辆停车场等配套的综合性养护中心,一揽子解决辖区一线环卫市政人员的居住和大型作业车辆的停放问题。”建邺区分管城市管理工作负责人介绍,实际情况是,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用地非常紧张,保洁员公寓地块原先产权复杂、违建林立,经过艰难拆迁才“挤”出来,目前正在南部地区商业价值偏低的地块进行选址。

该负责人还坦言,保洁员公寓及正在筹划的综合性养护中心都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建邺区未来在建设、运营、管理过程中将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思路、探索改革,让更多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责任编辑:马玉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