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夏向阳)金风送爽、晚霞瑰丽。昨天下午,我国首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经过顺利试航后,于上海芦潮港起锚出征,踏上了首轮科考之旅。
据介绍,“淞航”号由农业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出资建造,隶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是目前我国渔业调查功能最强、吨位最大的科考船。该船不仅在总体性能和功能、技术装备上具备了国际国内领先的水准,还具有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该船今后将以开展远洋渔业资源公益性调查为主要任务来展开工作,将在水产、渔业、海洋、环境等科考领域被共用共享。
“淞航”号最大排水量为3271.4吨,最大航速为15节,续航力达1万海里。船上配备了海洋水文声学探测系统、绞车及绞钢机系统、利用光谱探测系统、海洋生物和鱼类调查系统等七套专业科考设备,以及拖网、金枪鱼延绳钓和鱿鱼钓等三套渔捞系统。在船舶动力方面,则采用了德国制造的VOITH直叶桨,依靠准确灵敏的螺距控制,可以集船舶推进、转向操纵与减摇功能于一体,为精确定位和船舶姿态控制提供了有力保证。
本次“淞航”号首航搭载的人员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分为海上航次工作组、海上安全工作组、设施设备验收工作组、渔业资源调查科考工作组等;同时,为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圆满完成科考任务,船上还成立了首航党支部。本次首航的行程将达数千海里。“我们航行的海域将从100米水深至4000米水深,以适应不同设备对深度的要求,并将利用科学设备调查该海域的水文气象环境等特征,利用声学仪器和渔具取样调查该海域的中上层鱼类资源种类、资源密度等变动规律。”“淞航”号首席科学家、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戴小杰介绍。
据悉,“淞航”号今后的航行位置将主要在北太平洋、东南太平洋(秘鲁外海)和西南大西洋(阿根廷外海)等海域,主要承担重要远洋渔业资源的调查研究任务、国家远洋渔业资源和新渔场开发的任务、远洋渔捞新作业方式的研究工作、以及大洋环境的观测和遥感数据接收工作。“‘淞航’号在中国科技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从国际远洋渔业的角度来讲,是中国政府向世界表明的负责态度,即中国政府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利用,提供渔业资源养护的支持。”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周应祺表示。
责任编辑:钟报国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