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黄勇 通讯员 张诚)2023年,临海市市场监管局紧盯群众密切关注的计量难点、热点问题,聚焦电子计价秤短斤少两、使用“鬼秤、作弊秤”等违法经营行为,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模式、优化监管方法,全力打造民生计量清朗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免费检定电子计价秤1600余台次,查处作弊电子计价秤相关案件46起。
变“事后查”为“岗前督”,延伸监管触角
摸清电子计价秤销售、维修单位底数,建立电子秤经营户台账,重点对电子秤批发商和集中储存点开展错时监管、突击检查,从源头上查处销售“鬼秤”行为,杜绝不合格器具流入市场。截至目前,共检查门店8家,查获改装销售作弊秤销售点1处。
召开全市民生领域计量器具专项工作会议,组织开展经营使用主体培训宣贯会,向经营者讲解计量法律法规及电子秤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常识,杜绝使用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超检定周期、具有作弊功能电子秤,并现场签订诚信计量承诺书,压实经营主体责任。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培训3场,853名商户已签订诚信计量承诺书。
临海市监部门依托“浙里检”平台,迭代计量器具检测智慧办理系统,推进客户委托、送检、缴费、开票、获取报告等事项“一网通办”,提供计量器具免费上门检定、集中检服务,减轻商户送检负担。截至2023年底,全市27家农贸市场与4家临时供销点位1100台电子秤已完成检定,完成率达100%。
变“部门抓”为“联合管”,凝聚监管合力
调动镇街网格员力量,在全省率先建立电子计价秤网格巡查管理制度,开展电子计价秤规范使用全域网格巡查工作,实现问题早发现、早汇报、早处置,推动电子计价秤监管体系延伸到基层。截至目前,共发现并上报相关问题15个,均已实现闭环处理。
临海市计量所积极开展集中培训、编制手册、印发指南,提升检定人员业务能力,对农贸市场、熟食店、水果店等重点场所开展现场检定,第一时间固定违法证据,实现执法检查专业、快速、有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还加强与公安、行政执法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将流动摊贩等非固定经营主体纳入电子计价秤监督检查范围,采取日间巡查、夜间暗访相结合的错时监管方式,对商户相对集中的夜市和大排档等摆摊地点加大巡查力度,并将监管时间延伸至夜间8-12点,全力提升执法效能。
变“单线管”为“全链治”,提高监管成效
引导经营者严格遵守《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要求每家农贸市场均配备计量管理员,指导商户诚信经营。同时统配农贸市场公平秤,并张贴带有12315投诉电话、计量检定标识和管理人员姓名的提示海报,方便消费者主动复秤和维权监督,营造公平的计量消费环境。截至目前,全市20家放心农贸市场实现计量管理员和公平秤设置全覆盖。
依托“12345”政府热线电话、“12315”平台、举报信箱等,提供24小时投诉处置服务,畅通投诉举报多元渠道。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鼓励群众积极发现并上报电子秤违法作弊问题,并进行及时受理、查处群众投诉举报,实现放心消费调处闭环。截至目前,共接到相关消费投诉举报4件,均已合理处置,处置满意率达100%。
为了加强数字化治理能力,构建动态数据系统模型,在现有计量器具监管平台基础上,开发“临海市计量器具数据分析模型”,结合计量器具检验信息数据的分析运用,随时进行后台动态监控,由系统区分、自动推送“异常设备列表”。锚定农贸市场、大中型商超为重点人群,着力重点人群“少跑腿”,建立完善“线上预约、上门检定”检定新模式,实现对临近检验有效期的计量器具开展精准前置警示,避免检定逾期。
责任编辑:马玉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