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我的县学街往事

发布时间:2024-03-21 15:50:53 来源:中国报道

县学街,是古城衢州众多大街小巷中一条,在老城区的北面,呈东西走向。全长不过三、四百米,路面也不宽,据说它有悠久的历史,沉淀着“衢州三怪”等许多历史故事,但我知之甚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曾在这条街上来来回回,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难忘。现在的我,已经离开衢州很多年了,但却时常想起县学街的那些尘封往事。

县学街最核心的地段是县府大院,一九八五年之前是县级衢州市的市委市政府大院,所以称之为老衢州的政治中心也不为过。后来金华衢州撤地建市,老市府大院变成衢县县委、县政府大院,我们习惯称之为县府大院。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县政府大门,图片来自衢州档案馆

在县学街的生活记忆是以县府大院为圆心的。一九八四年七月下旬第一次到衢州报到,就是穿越长长的上街、下街,然后拐进县学街,找到县府大院。一个举目无亲且楞头楞脑的小伙子,走进教育局人事科办公室,办事员三言两语就打发你走了。当时,我走出县府大院,漫无目的往西走,一直来到水亭门外,坐在衢江岸边呆呆地看着茫茫的江水和滩涂,不知道今后该怎么办。

后来,我被分配到远离城市三、四十里路的乡村学校,开始了衢州乡村的教书生涯。那时候进城的机会很少,进城了也只知道找一起分配过来的师范同学交流。那时要进到县府大院,心情会紧张,经常被门卫拦住盘问。后来明白了,大院门口必须昂首阔步、若无旁人一样走进去,只要你探头探脑,象是陌生人的样子,肯定会被门卫拦住盘问,没有合适的理由不得进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到机关办事的胆量也渐渐大起来,不再那么拘束胆怯。一九八九年的下半年,我也终于调入县教育局工作,可以大大方方地走进县府大院。

今日县学塘

县府大院处在县学街中心位置,坐北朝南,正对面还有一个颇有传说典故的县学塘。那年,我第一次走进大院时,真感觉这里庭院深深,满心怀着敬畏与忐忑。走进大院里,道路两侧古树参天,郁郁葱葱,从南往北先后有四进房子,第一进是法院、检察院,一幢两层楼的砖木结构小楼,第二进是一幢砖混结构的四层楼房,也是大院里最好最高的房子,县委、县政府办公室以及纪委等部门都在这幢楼里办公。第三进又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宣传部、文化局等几个单位在此办公,但这幢楼里最受关注的二楼东侧的那个会议室,这个虽然只有五六十平方的会议室,当时是县委常委会的会议室,能走进这个会议室开会的,都是县里有头有脸的重要人物,就是在这里做会议记录的县委办秘书,也是倍受关注。有时常委会议室开会时,外面的干部都在窃窃私语,猜测今天又会有些什么干部人事变动?再往后一进又是一幢二层的楼房,安排着一些政府部门。

除了正对大门的四幢建筑,两侧也还有一些建筑,如东侧一排房子,一层是汽车库,二层是机关事务局,还有建设环保局等单位。西侧还有两幢房子,有县委组织部等单位,西北角还有个规模很小的机关食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西南一角还新建成一个县府招待所,时任县委书记根据桔乡特色将其命名为桔海宾馆。最有意思的是当年招考了一批宾馆服务员,个个颜值很高,身材很好。桔海宾馆也因此一度非常红火,除了政府的接待,市区有钱的老板们也纷纷来此安排酒局,于是也发生了不少多姿多彩的故事,成了改革开放大时代的一个生活侧影。

县府大院西侧,原来是衢州市政协所在地,称为政协礼堂,是一幢庭院式有些历史特色的徽派建筑,在徽商会馆旧址上改建。一九八八年,我担任第六届浙江省政协委员,有时也会去衢州市政协参加一些活动。

在政协礼堂办公的还有衢州市委统战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时任衢州市委书记的郭学焕非常重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促使衢州成功入围全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为了弘扬衢州的南孔文化,还特意从东北某高校引进孔子第七十五代嫡长孙孔祥楷,请他担任市委统战部部长。孔先生是真正的名门之后,我曾去拜会过几次。第一次,是遂昌金矿某位朋友托我给孔先生带点茶叶,与他接触后感觉孔先生是非常和蔼可亲且很有趣。当他得知我是金华永康人时,便和亲切地攀谈起他的永康朋友。

另一个受人关注的大单位是衢州一中,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建校,在衢州比较知名,处在县府大院的东侧。我有同学与朋友曾在此任教或做校领导。衢州一中应该有很多杰出的校友,除了金庸,我知道著名演员周迅也是。因为有一年,上班路过一中校门口,我看见门口挂着一条大红横幅,上面写着——热烈祝贺衢州一中校友周迅出演《小娇妻》女主角。

昔日的衢州一中大门

当时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不久就大红大紫了,还被聘为衢州旅游形象大使。其实,周迅的父亲周天宇就在文化馆工作,我在县委办工作时经常接触。他是一个和蔼的文化人,由于书法出色,时常过来帮我们办公室写全县大会的横幅标语。有一年,还曾带着他那位靓丽的女儿,未来的明星参加过我们县机关举办的新年联欢晚会。

县府大院对面的衢州剧院,是县学街上另一处令人关注和难忘的重要建筑,它是当时衢州的文化娱乐中心。看电影、听音乐、搞演出,都在这里,同时也是县委县政府重大会议的场所。我在乡村学校工作时,如果节假日进城游逛,经常到衢州剧院看场新上影的电影,那感觉就是一次非常享受的文化大餐。后来在机关工作,则经常在这里筹备会议活动。虽然是默默无闻的幕后人物,但每当大会成功举办,领导的报告讲话得到大家认可和热烈反响,我们一班子幕后工作人员也是非常开心和得意。有人开玩笑说,听领导讲话最认真的就是我们这批准备文字材料的秘书们,我们总是认真倾听领导说出来的每一句话,比照会前准备的稿子,看看哪些是领导自己发挥的,领导自己发挥的往往是最体现领导个人思想意图,我们必须记下来,修改到会后印发的稿子中。 

昔日衢州剧院前的欢庆活动

剧院原来还有一个招待所及食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条件都比较差,外地来客人吃饭接待经常安排在这里,图个价格便宜和方便,有时县领导也会在这里接待客人,大家相互打招呼,也不避嫌,还经常相互走动敬酒,搞得很热闹。

县学街东面的南侧,即衢州一中对面。还有一排矮房子,开着几家小饭店小商店。别看这些简陋的小饭店,当年也是很火的,县府大院门口人来人往,少不了就近搓一顿。其中一家徐记饭店,我印象深刻。老板就是厨师,生意特别红火,有几个非常拿手的家常炒菜,都是重油重辣爆炒的,如炒腰花、红烧猪蹄等,很受欢迎。就餐环境有些不堪,也没有什么包厢和雅座,可机关里的年青人有时嘴馋了就去搓一顿,经常还需要排队二、三十分钟等候。基层乡镇领导来县机关汇报工作或办事,也经常光顾这些很不入流的小饭店,高兴时就请我们这些机关的小当差吃顿饭。其实这些小饭店都没有什么名贵的菜,鱼翅、鲍鱼之类听都没听说过,一顿饭很便宜,少的几十元,多的一、两百元钱,大家似乎都不讲究档次,开几瓶啤酒,吃得不也乐乎。

县学街尽头的朝京门

县学街上的几家小店生意都还不错,不过没有徐记饭店那么红火,那么有名。当时,县学街与县西街交叉的转弯口有个小饮食铺,我们经常在此吃早餐,馄饨、小笼包、油条稀饭等。老板好象是姑嫂两个人,非常朴实友善,有时吃完走了,忘了结帐付钱,她们也不哼一声,直到第二天再来吃想起来自觉补上。

县学街上的往事,实在太多,一时半载也说不完。当年一起共事的领导、同事以及小伙伴都发生很大变化。在时代的浪潮中,有的精彩辉煌,有的落寞落难,每个人都在续写着自己的人生故事。我每次碰到县学街的老友,总喜欢打听他们的近况,有时,我也会约上五六个人一起小聚。遗憾的是,故地重游,县学街最核心的县府大院以及衢州一中,而今已荡然无存,变成一片房地产开发小区。街道上也是车满为患,经常找不到停车的地方。有时,我从县学街开车路过,只能远远地看上几眼,心中也不免生出几分恍惚,感觉那个年代,离我已经很遥远,很遥远了。

(本文节选自《县学街往事》;作者:嘉兴市南湖区政协主席章剑)       

责任编辑:马玉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