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焦峰华 曹俊杰报道 通讯员 毕文仁 方俊峰)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大潮惊涛拍岸。在这场改革潮流中,头脑活络的温州人便纷纷率先"试水",当起了时代的弄潮儿。
情系山区三十年,风雨无阻扶贫路,黄山市温州商会党员陈尚发,于八十年代初来到歙县街口地区跑生意,从此,便与这里的地区和人民结下了一段善缘。
当时年仅19岁的陈尚发,只身一人翻山涉水,在命运的安排下,来到了歙县街口地区后历经各种磨难,在危急关头勇于担当,最终成为商会党员代表,连续30年帮扶贫困地区——歙县街口镇的事迹,在当地成为佳传。
曾经的街口地区,因为下游新安江水电站的建立,家园田地被淹没在新安江江底,加上处于边远山区,又尚未通车,也便严重阻碍了街口地区的发展。
陈尚发来到这里后,看到在漫山郁郁葱葱的茶园辛勤劳作的乡亲和背着竹篓上学的山村儿童时,他的心被震撼了,决定要用自己的行动帮助改变山区的现状。
然而创业尚未开始,陈尚发便不幸染上严重风寒。对于身在异乡的陈尚发来说,眼前的一切仿佛当头一棒。就在沮丧奔涌袭来的时候,朴实的街口人也为他送来了无尽温暖。
在街口人民的帮助和关心下,陈尚发的身体日渐好转。大病初愈的他也更加坚持了要在这片土地上开创事业、回馈山区。
“赚钱就是为了给社会创造价值。这是一名企业家,更是作为一名党员应当做的!”陈尚发自1990年入党以来,始终牢记自己作为党员的初心和担当,用大爱释放着成功企业家的情怀。在“捐资助学,护航求学梦”这件事上,在陈尚发的引领下,温州商会默默坚持了30年,早已记不清资助了多少个素未谋面的孩子;正是由于温商的无私帮助,为这些孩子打开了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在这份诚意温暖下,街口中心学校有超百人成功考取大学,15人考入重点院校。其中失去父亲的毕光文和贫困生胡斌分别考取了清华大学、军事大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街口地处歙县偏远山区,镇上的年轻劳力,大多选择了外出务工,留下来的,多为丧失劳动力的病弱老人。想到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街口朴实百姓的帮助,陈尚发再次决心尽他所能回报当地的空巢老人。商会在陈尚发的精神鼓舞下,年年组织慰问活动。
如果说,陈尚发的爱心捐助是“授人以鱼”的善意表达;那么,随着他个人产业不断壮大,他与街口镇镇政府合资创办的包装厂,则是“授人以渔”的造血式帮助。
90年代初期,出于温州商人对市场的敏锐感知,陈尚发发现黄山地区盛产茶叶,但却没有像样的茶叶包装,于是他向街口镇政府建议,合资创办包装厂,设计生产茶叶包装。
包装厂的建立,不仅有效解决了街口库区近百人的就业问题,还推动了黄山茶叶从散装走向了精包装时代,在提升黄山茶叶在市场上的品牌形象的基础上,也让街口地区乃至黄山全市的茶农们增加了收入,继而逐渐走向幸福的道路。
天有不测风云,包装厂在平稳运营了几年后,因当时国有企业改制等因素的诱发下,陈尚发的事业出现了危机。
为了挽救茶叶包装厂,陈尚发倾力于四处奔波催款。屋漏偏逢夜雨,在一次前往采购方的途中,不幸再次降临,他乘坐的拖拉机遭遇了车祸。历经这起险些让他丧命的车祸,加上追债无门等情况下,包装厂也宣告了破厂。这意味着,他投入的300万元资金,一夜消失殆尽。
经过艰难的低谷期,陈尚发凭借顽强的毅力和诚信的原则,重新积满能量回到黄山,终于在这片土地上东山再起。
站在2021年的此时,回望过去30年,这已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其中跨越了世纪的变迁、历经了国家的变革。如今的街口地区山清水秀,日新月异,焕然一新。而对于留在黄山发展的陈尚发和温州商人来说,30年,更是见证和感受着无以数计的感动和惊喜。他们感动于自己的坚守、坚持;他们惊喜于新生代的崛起、传承。
如今的陈尚发时常奔波在外,却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街口人民。而他也用“三十年如一日”的榜样精神,影响着更多的年轻一代温商加入对边缘山区的公益事业。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