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玉雅之 通讯员 高洋 尤伟静)“生姜、葱白、花椒也是中药?真是没想到。”“屠哟哟奶奶发现的青蒿素原来是从这个里面提炼出来的。”“原来按一下神阙穴,肚子就不会那么难受了。”……5月31日下午,宁波市镇安小学校园内发出小学生们兴奋地说话声。原来,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的到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学专业师生走进镇安小学,为小学生们带去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风医韵,药润童心”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
识百草、寻穴位、中医药知识竞赛……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学专业师生发挥专业特长,为每个年级段学生量身定制知识讲解,用适合每个年级段学生的讲解模式,引领学生们了解中医药的起源和发展,零距离体验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并设置分类闯关擂台,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中医药知识闯关活动,最终赛出十佳“镇安小药童”。
“每种中药的味道都不一样,我们来闻一下,这是薄荷、山楂的味道,这是我们夏天中暑时吃的藿香正气水的味道。”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本草薪火”社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为一二年级学生分类介绍完常见药材后,开启了“中药传承接力棒”“中药团队作战赛”“蒙眼识中药”“中药五味配对”四类“识百草”闯关擂台活动。小学们化身“小药童”,有模有样地望闻问切,仿佛成了一位位“小神医”。“我可厉害啦,我现在会认识川贝母、川黄连、当归、枸杞、车前子等常见的中草药啦。”镇安小学208班连李鸿小朋友很是开心。
活动现场,“小药童”们还亲自上手,进行了中药调剂、炮制体验。只见“小药童”们认真地使用切药刀、药碾子、冲钵、中药秤等多种工具,仔细地称量、切割、研磨等中草药,亲身体验中药材性状改变的神奇过程,并现场制作了中医药养生香囊,调制了养身饮品。
三四年级的“小药童”们还体验了中医穴位按摩。“三里穴、太乙穴轻轻按一下,可以变聪明,还帮助长高。”四年级的吴可忻同学在“寻穴位”的环节以找位迅速、动作精准等获得高分。五六年级的“小药童”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开启了更高阶的中医药知识抢答、中医药经典诗词诵读等知识擂台活动。在思维的碰撞中,孩子们与古老的中草药进行了一场时空对话,体会着疗愈生命的中国智慧。
“借助这次六一活动,我们以打擂台闯关的形式不仅让小学生们了解了中医药文化,同时也让我们专业的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巩固了中医药文化知识,这也是我们中医药文化实践体验课程的阶段性检测。”本次活动负责人、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学专业尤伟静老师介绍。
“我们把中医药文化渗透在校本课程和活动实践中,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提高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和日常使用技能,不仅让学生‘学的进’,还要‘用的好’。”镇安小学顾秋红书记介绍,镇安小学和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与康育学院合作共建“中医药文化育人共同体”,秉承中医药文化“功法健体、人文润心、科技启智”的理念,助力学生“身、心、智”全面发展。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与康育学院通过送课程、送资源、做志愿、做阵地等方式,发挥专业优势,为小学提供中医药文化健康教育支持。镇安小学大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日趋成熟,依托中药学专业开设的“中药鉴识体验”“中医药文创DIY体验”等课程深受同学们喜爱。
据悉,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与康育学院以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为己任,探索大中小学中医药文化育人一体化路径,共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实施“本草薪火”健康行动,以流动中医药文化课堂深入中小学和幼儿园,将中医药文化融于学生“大思政”课堂,开展近300场科普宣传活动,受众人数逾1万人次。该校中药学专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奉化区大堰镇政府合作开展“林下种植中草药”项目,帮助农户增收;学生团队在国家级、省级挑战杯以及国际创新大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屡屡获奖。“我们努力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探索大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一体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中医药文化,以专业优势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与康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徐溧波说。
责任编辑:周雪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