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玉雅之 通讯员 杨柳风)7月18日,贵州丹寨县烧茶小学操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黔梦回响”文艺汇演在此举行。落幕,浙江传媒学院的师生们牵着孩子们的小手,久久不愿松开,孩子们不时擦拭着泪眼……这是浙江传媒学院结束暑期支教,师生们惜别的场景。
为积极响应“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将科研做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今年5月11日,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永斌一行与贵州茅台浙江省经销商联谊会前往丹寨县开展公益行,聚焦丹寨县蓝莓产业、乡村振兴、非遗资源等,多平台矩阵全程网上直播,整场旅播吸引全网326.8万人在线观看。
此行,他们还走进烧茶小学,为学生讲授“诗词吟诵赏析课”,同时捐赠文具1280份、蓝莓果汁60箱,与烧茶小学的师生结下了缘分,开启了帮扶之路。
暑假期间,在鼓励师生开展社会实践、科研创作的“飞天逐梦”公益基金的支持下,浙江传媒学院师生再次送公益课到该校,浙传与丹寨心相连、手相牵,以此丰富学生的暑假生活。
“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家长们听说浙江将有一批大学生老师,来小学教授美育课程,都早早给孩子报名参加。”烧茶小学校长熊继先高兴地说,“家长们生怕报不进名儿错失机会”。
7月13日,他们兴奋地等来了这群陌生的大学老师。白色文化衫上印着专属设计的红色logo,人人肩背一台相机,说着标准的普通话,这是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浙时红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的“标配”。烧茶小学师生与“浙时红传”实践团队一见如故般的默契。
“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教室里传来阵阵铿锵有力的声音,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聆听团队成员代曦子的演讲示范。“太神奇了,代老师会变声,他朗诵的时候好像主持人。”烧茶小学四(2)班官兴晨带着好奇地神情。每一堂“演讲与口才”课上,代曦子都会先教孩子们练习口部操,锻炼唇舌力量,用正确方式发音。
课上,代曦子请孩子们一个个站上讲台,鼓励他们大声地介绍自己。尽管时间有限,但他会确保每个人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
“从一开始的紧张羞涩,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到现在可以自信流利地表达自身想法,我感动于同学们的变化。在‘我的理想’主题演讲课上,孩子们有的说想当警察,有的说要当老师,也有的说要当律师……这些都是对国家各行各业发展有贡献的职业,真心希望他们能梦想成真。”代曦子说。
更让代曦子感到惊喜的是,在课程快结束时,有孩子主动站上讲台,自信地向他介绍丹寨非遗文化和苗族风情,献唱苗族歌曲。文化交融,也为这次实践之旅增添奇妙色彩,搭建起民族团结的友谊舞台。
除了演讲与口才课,还有手工饰品课、音乐舞蹈课、绘画、篮球、羽毛球等美育课程……
最令人激动的是,7月18日下午举行的成果展示文艺汇演,真正点燃了孩子们的激情。舞台上,淳朴可爱的孩子们身着整齐的服饰,头戴着手工课上自行设计制作的饰品,悠扬的歌声、欢快的舞蹈和深情的朗诵……轮番上场,不时赢得了在场观众阵阵掌声。
文艺汇演现场的另一侧,一场有趣的“筑梦黔行·童真绘梦”主题创意展,也在同步进行。儿童画作展区里,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作贴满课桌,或天真烂漫,或充满想象,展现了孩子们对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无限创意。在儿童手工展区,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剪纸、折纸、扎染、扭扭棒……每一件作品都凝聚孩子们的智慧与汗水,充分展现其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林利宏:“得益于国家教育资源向中西部特别是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烧茶小学的硬件设施较之以往正趋于完善,但在师资力量、课程结构性设置等方面仍亟待补充和提升。让孩子们接触到课本之外的精彩、感受传媒的魅力,是‘浙时红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此行的重要目的。”
烧茶小学校长熊继先:“此次浙传师生们来学校支教,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让他们在展示自我、增强自信的同时,加强团队合作与文化交流。尤其是文艺汇演和创意展的成功举办,让孩子们更是亲身参与到丹寨的民族文化学习和传承当中,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责任编辑:周雪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