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上海之后,苏杭“外资第二城”之争尘埃落定了?

发布时间:2024-07-27 23:40:03 来源:潮新闻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在近期商务部公布的今年1至6月全国吸引外资情况中,长三角的“三巨头”们顶峰相见——除了上海稳坐“外资第一城”,杭州、苏州实际利用外资也挺进前三。

最新统计数据的出炉,也让一个老话题再次热了起来:杭州和苏州,究竟谁是长三角利用外资的亚军。

那么,面对最近几年来杭州招商引资的迅猛直上,这个话题是否已有定论?面向未来的城市利用外资竞争,什么又是制胜关键?

异军突起 长三角唱响引资“双城记”

尽管有上海珠玉在前,杭州和苏州此次的成绩也足够亮眼。

在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动荡等因素交杂的大环境,杭州凭借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46.6亿美元的成绩逆势上扬,首次来到全国第二。

这样的好成绩并不是一挥而就的。

近几年,杭州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始终保持在全国前五的第一梯队。2023年亚运会进一步放大了杭州对世界的辐射,当年实际利用外资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排在全国第四,增速则位列全国第一。

今年上半年,这个成绩再一次刷新,按照杭州80亿美元的年度目标计算,上半年已经完成了近58%。

越来越多的外资“用脚投票”杭州,其原因不尽相同,但究其根本,都是看中杭州未来发展的空间。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明文彪认为,杭州新质生产力发展较快,数字经济、智能物联走在长三角前列,相关的人才储备和配套体系都已形成,特别是杭州这几年打造五大产业链生态圈,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生态的塑造,以链招商,这是吸引外资的很重要原因。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杭州身后,苏州作为老牌外资强市,同样展现出长三角开放窗口的吸引力。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苏州投资的外资企业已近2万家,累计使用外资超1600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三。在这里,有中新合作的工业园区,也有“德企之乡”、“日资高地”。

除了此前打下的基础,苏州上半年在招引方面下了不少苦功。

今年4月,2024苏州全球招商大会举行,世界500强企业有429家到会参与,新能源、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以新质生产力为主的367个项目集中签约。

在当月投入使用的德国光学仪器巨头蔡司苏州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中,蔡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福斯特提到了选择苏州的理由。他说,苏州有高质量人才储备资源和完整的供应链、供应商集群,让蔡司在长三角地区形成全面的供应商网络,提升研发效率。

而这也是苏州作为全球最佳投资目的地之一的魅力所在。

增减背后 苏杭发力经济新动能

坐拥相似的长三角区位优势,杭州和苏州都是继上海之后,长三角“外资第二城”的最有力竞争者。

苏州在吸引外资方面发力更早,根据统计数据,在2010年,苏州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85.35亿美元,是杭州当时的两倍还多。

然而近五年,杭州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均高于苏州,最高数值也略胜一筹,这是否说明杭州和苏州的长三角“外资第二城”之争已经有了胜负?

答案远非看上去那么简单。

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何建华认为,苏州数据上的暂时落后是不同阶段发展需求所造成的。

在何建华看来,苏州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苏南模式,也就是乡镇企业阶段。而第二阶段则是大量吸收外资、发展本土产业阶段。在这一阶段,苏州得地利之便,承载了上海的溢出效应,许多外资企业在昆山落户,一度让昆山有“小上海”之名。

苏州的近2万家外资企业经济贡献几乎占到了全市的一半。2023年苏州外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市进出口额的56%,外商工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0%。

而现阶段,江苏全省提出要“高质量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苏州作为排头兵,也开始在多方面丰富自己的经济发展动能。

明文彪认为,促活民营经济就是苏州一招重要的棋。从2019到2023年,苏州民营企业工业产值占比从36.7%提高到46.7%,4年半时间提升了10个多百分点。而同期,外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占比刚好也下降了10个多百分点,这一正一负,反映了苏州的经济韧性在增强、结构也在优化。

图片来源:新华社

有意思的是,杭州发力引入外资的底层逻辑也十分类似。

“针对外资,杭州是在做增量,苏州是在做减量,这和两地的企业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明文彪认为,杭州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发达,2023年民营企业货物进出口占全市的76%,民营规上工业企业家数占全市的88.5%,可以说杭州的经济有七、八成都是民营经济创造的。

通过引进外资,杭州可以进一步优化自身经济动能,让经济增长的助力更多元。虽然近几年杭州引进外资数量增多,但外资在杭州经济中的体量还不算大,还留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从“量”向“质” 外资之争进入新格局

当前,由于全球经济疲软和贸易战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吸引外资的数据都有所下降。在这样的趋势下,吸引外资竞争势必会愈演愈烈。

对于资方来说,外资进入中国已经不像20、30年前,在许多方面都有领先优势。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许多原先有外资优势的产业被国内企业占据,外资导入时,会用更审慎的态度来考虑当地的产业链、营商环境等,以求跨国资本利润最大化。

例如,在杭州外资到资规模排名第三的项目中,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斯泰兰蒂斯以约15亿欧元购买浙江零跑科技股权,其看中的就是零跑作为全域自研新能源新势力企业的核心部件研制能力和杭州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零跑汽车 图片来源:新华社

对于引入外资的一方,尤其是长三角的一线城市,外资的“质”已经比“量”成为更重要的关注点。

明文彪认为,目前有两种外资值得把握。一种是占据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对本地产业链供应链有集群式带动效应的,能弥补我国卡脖子和无人区的企业;另外一种是能通过国际企业管理理念,倒逼本土企业商业进步的外资企业,比如在电信、互联网、教育、医疗、金融、风险投资等领域。

同时,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也将成为吸引外资的关键条件。

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中提到,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这也就意味着,一些地方通过违规出台“小政策”、形成“税收洼地”的招商方式已经走不通。同时,《决定》还提到要“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这将深刻改变招商引资格局。

“不论是内资还是外资,未来比拼的肯定不是政策优惠,而是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明文彪认为,对于外资企业而言,法治化和国际化是关键。相关部门要有国际化视野,规则、规制、管理、标准要和国际商业标准相通相容,制度环境要透明稳定可预期的,从过去的单纯要素开放走向真正的制度开放,这是外资企业看重的。

责任编辑:马玉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