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播报

安徽:将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

发布时间:2024-10-22 10:35:28 来源:科技日报

深秋的江淮大地,丹桂飘香、气候宜人。位于安徽合肥滨湖科学城的安徽创新馆内,人头攒动。作为全国知名民族自主创新展示窗口,这里展示了2400余件安徽自主创新成果,年接待量达62万人次。  

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滨湖科学城察看近年来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科技日报记者20日在合肥滨湖科学城采访时了解到,这里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主要负责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合肥骆岗公园、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承担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等工作。  

近年来,合肥滨湖科学城在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之路上敢闯敢拼,交上了一份将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的“安徽答卷”。  

创新体制,建设安徽科技大市场  

于2019年正式开馆的安徽创新馆,是集技术开发、转化交易、项目孵化、展示推广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也是国内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  

2020年9月,按照“市场化运营、专业化服务”的思路,在安徽创新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基础上,安徽组建起国有控股的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科技大市场”),以“事业法人+企业法人”的双主体治理体制改革,在省内市县、产业园区建设运营线下分市场,拓展发展路径。  

“2020年10月以来,安徽科技大市场已在全省建设科技分市场15家,服务企业近2万家。”合肥滨湖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陈林说,“我们在革命老区六安建设科技分市场,不到两年时间,就挖掘了40余个企业技术需求、推广了200余项科技成果,并推动建设省内首个微纳传感材料中试基地。”  

前不久,一批来自长三角的科技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在合肥市新站高新区组团“安家”。这批企业正是经安徽科技大市场及合作机构逐一走访对接、综合研判和分析后,“拉”到合肥的。对此,陈林表示:“在各地走访调研企业,是安徽科技大市场工作人员的常态。”  

近年来,安徽创新馆不断优化成果挖掘、概念验证、成果评价、产权交易、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服务,遴选长三角及省内50多家知名科技服务机构入驻;创新成果公开定价、网络竞价、技术能力挂牌、场景推广交易等多种成果交易模式,获得17项省部级以上荣誉,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六位一体,构筑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坐落在巢湖之畔的安徽创新馆,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它不仅是安徽展示重大科技成果的窗口,还是加速成果转化的创新平台。  

今年年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玄教授团队的“电流触发器”项目通过该校的科研成果赋权,成果开始落地转化。该项目为核聚变“沿途下蛋”成果,作为可控核聚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经济效益、高比压值、高迭代率的优势。但是,这一项目的融资需求较大、场地要求特殊。  

为促成该项目尽快落地转化,安徽科技大市场工作人员先后组织该项目团队走访产业园区,参加项目资方对接会等,帮助团队确认赋权相关流程进展和事项。  

今年3月,由该项目成果转化而成立的合肥星能玄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落户合肥高新区中安创谷科技园。“多亏了合肥滨湖科学城的大力帮助,才让这个项目落地得这么快!”孙玄感慨道。  

在安徽,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截至目前,安徽创新馆累计开展成果转化对接活动547场,汇聚成果1.8万余项,挂牌、转化科技成果3027项,促成成果转化金额超1160亿元,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486.72亿元。”合肥滨湖科学城管委会科技成果转化处处长袁程说。  

安徽创新馆全力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探索出全国首创的成果展示转化交易一体化运营模式。“接下来,合肥滨湖科学城将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推动前沿战略科技力量汇聚,建强用好安徽科技大市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更具竞争力的企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陈林表示。

责任编辑:马玉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