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黄勇 通讯员 邵东)在建窑建盏的浩瀚星空中,叶礼忠恰似一颗璀璨而坚定的恒星,绽放出独特而耀眼的光芒。1910年,祖父叶仁诗等人创建“半岭瓷厂”,1961年父亲叶希雄携半岭瓷厂私营设备并入并筹建了建阳水吉池中村国营瓷厂(建阳瓷厂),长期担任技术总负责人,1962年成为“建阳瓷厂”正式工,1963年“建阳瓷厂”正式生产。出身陶瓷世家的他,自幼便沉浸在陶瓷艺术的浓郁氛围里,对建盏怀有与生俱来的深厚热爱与执着之情。曾经的建阳瓷厂仿佛承载着叶礼忠家族的荣耀与使命。在这样的背景下,叶礼忠踏上兔毫建盏的探索征程,1979 年,他受邀加入建盏攻关小组,不仅担当起拉坯重任,还是柴烧建盏的负责人,历经三年的艰苦磨砺,成功烧制出兔毫盏,为建盏文化的复兴带来了希望的曙光。自此以后,他心无旁骛,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兔毫建盏的潜心钻研之中。回溯历史,叶家半岭瓷厂的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在陶瓷之林占据一席之地,这份深厚的家族陶瓷底蕴,也为叶礼忠的兔毫建盏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择一事、终一生的非凡气魄,叶礼忠一生专注于兔毫盏的研究和烧制,不断挑战技艺的巅峰。在窑火的映照下,金兔毫犹如璀璨阳光洒落在大地,散发着夺目的金色光辉,纹理细腻流畅,仿佛大自然以最华贵的笔触精心勾勒而成;银兔毫恰似宁静月光倾洒而下,素雅高洁,银辉闪耀,给人一种空灵澄澈之感;蓝兔毫仿若深邃星空,神秘而迷人,幽蓝的色泽中蕴含着无尽的遐想;野兔毫则有着质朴的灵动,如旷野中的精灵般活泼自然;红兔毫宛如燃烧的火焰,热烈奔放,充满生命的活力与激情。每一种兔毫都独具魅力,或华贵、或素雅、或神秘、或质朴、或热烈,皆在他的巧手下绽放出极致之美。
叶礼忠的兔毫代表作被人民大会堂收藏(联合作品七星神韵),这是对他卓越技艺的高度赞誉,他的成就不仅在于创造出精美绝伦的兔毫建盏,更在于为建窑建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鹧鸪碗面云萦字,兔褐瓯心雪作泓。”他以言传身教培养了建盏制作人才,让兔毫建盏的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最让他引以为豪的首数叶智慧,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在烧制技艺上既有古法传承,也有时代创新,坚持与专注,成为年轻一代匠人学习的楷模,激励着在传承古老技艺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他的精神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建盏文化前行的道路,在他和众多建盏匠人的影响下,建窑建盏文化必将不断创新与发展,吸引更多人关注和热爱这一古老而神奇的艺术。
叶礼忠,用一生的坚守与奉献,书写了建盏文化的壮丽篇章,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建窑建盏文化的历史丰碑之上。他在陶瓷烧制领域已耕耘六十载,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不懈的努力,成为兔毫建盏复兴之路上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是兔毫盏的开宗大师,为建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问及老师有何心愿时,他表示: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了,精力上很有限了,从现在开始,要减少作品数量,提高作品质量,在有生之年,把在兔毫建盏艺术探寻的心路历程、各个时期所创作的作品(1979年至今),办一个作品汇报展览……
叶礼忠,这位如大地般质朴、似深谷般低调的大师,一生与兔毫建盏为伴。他在窑火旁默默专注,用双手塑造传奇,如同一位虔诚的修行者,心无旁骛。他的从业之路,是一部用热爱、坚持和专注书写的史诗。从家族传承的陶瓷渊源起步,在艰辛的探索中共同点燃建盏复兴之光,以精湛技艺打造兔毫盏的璀璨世界。每一个纹理都是他心路的痕迹,每一次烧制都是他对文化传承的坚守,他是建盏领域的丰碑,值得我们永远敬仰与赞美,他的故事将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激励后人前行的不朽传奇。
责任编辑:马玉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