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黄勇 通讯员 陈余玉 夏建华)11月19日至20日,全国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在台州椒江区召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蒲淳出席会议并讲话,台州市委书记李跃旗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司长王胜利主持会议。
台州样板 落地生金
加强风险隐患预防是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核心要义,也是市场监管部门推进“两个规定”落实关键举措。
台州市市场监管局先行先试探索工业产品质量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制定下发《台州市工业产品质量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率先全省制定《工业产品质量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达标评估规则》,以及分类制定食品相关产品、危化品、危化品包装物等产品双重预防工作指南,推动并参与省级地方标准制定。
同时,该局积极引导企业以车间班组为基准,全方位全过程辨识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存在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制定质量风险评估与分级标准,全面评估各类风险清单中的风险点,形成了《工业产品质量风险分析表》。
另外,该局还以风险项为基本单元,建立企业、车间、岗位等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实名制”,指导企业合理设计隐患治理流程,制作质量隐患排查记录、隐患整改通知单,形成质量隐患治理验收表存档备查。深化“互联网+安全监管”,实施风险隐患点位动态分析、全过程记录和评价,提高安全监管效能。
截至目前,台州已选树培育双重预防标杆企业达45家,标杆企业产品不合格率同比下降52%,隐患发现率提升77%,解决风险隐患4128处,企业质量成本率下降7.46%,质量损失率下降12.35%,质量投诉率同比下降4.46%。
浙江经验 全国分享
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是高质量发展基石,源头治理是消除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治本之策。如何形成监管部门与企业激励相容机制?如何发挥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经过探索和实践,按照“摸排建档持续、服务创新跟上、监督检查分类”的工作思路,构建联动机制,推动全域铺开,形成梯次增任务、接续扩规模的工作格局,构建市场监管牵头、属地政府协调、行业协会配合、检测机构参与“一站式”服务平台联动质量安全联防共同体。其次,该局率先全国将“两个规定”纳入“互联网+”平台对生产销售单位“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之中,加大对未落实主体责任的惩戒,加强风险管控清单范本制定,有效解决小微企业“怎么管”“不会管”突出困难;制定《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风险“双重预防”指南》省级地方标准,探索区域总监机制,实施区域化管理,引导企业基于大数据驱动风险管控运行模式。另外,该局还积极打造工业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形成了“3”个风险管控步骤、“2”个隐患排查关键、“1”个机制保障的“321模式”,为企业提供了辨识潜在质量风险何落实相应管控措施方法,完善产品生产技术工艺和风险管控措施,主动发现、治理、消灭质量事故或风险管控失效苗头;探索区域总监管理机制,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作用,引导鼓励行业协会将落实“两个规定”纳入行业的规范自律;试行质量风险管控数字化模式,指导企业加强质量和风险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应用全过程分类管理,提高风险管控精准性和有效性,实现风险管控全过程数据在线推送、采集、归集、预警、跟踪和闭环处理。
质量监管 全国一盘棋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新时代目标任务,深刻认识做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会议强调,当前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重点领域的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认清形势、凝聚共识,要深刻理解推动落实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单位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对健全企业主体责任体系、强化源头治理和提升监管效能的重要作用。
会议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脚踏实地、凝心聚力,紧盯薄弱环节、坚持精准发力,深督细查、以点带面,确保抓源治本和常治长效,全面推动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单位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落实规范化、精准化、智慧化和长效化。
内蒙古、浙江、上海、安徽、福建、山东、四川、重庆8个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和杭州、台州2个市级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实地观摩了浙江诚信医化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怡和卫浴有限公司、台州市椒江一诺电动自行车经营部等企业落实“两个规定”和双预防机制情况。
责任编辑:马玉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