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薛俊棋 报道)近日,浙江省衢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编的《三衢有戏》一书,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集中讲述了衢州戏曲的渊源和发展历史,从深层次解剖衢州婺剧艺术特点,全面展示了衢州婺剧剧目、人物、艺术成就和历史遗存等内容。
据负责该书编著的邱云鹤介绍,婺剧扎根衢州、金华等地已有500多年历史,宋末至元代,元曲兴起,南戏在衢婺地区开始盛行。南戏中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便组成了今天婺剧的雏形。从戏曲的历史演变来讲,婺剧吸收了南戏精华,被称为“徽戏的正宗,京剧的始祖”,是千年历史文明的高度承载和精华浓缩。
70后的邱云鹤是衢江区人,衢州地方历史文化学者,衢州市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公众号《秋雨战歌》作者,发表文章457篇,阅读量1000多万人次。著有历史文化评论《宋韵衢州》等。
在谈到编著《三衢有戏》的感触时,邱云鹤说,最大的感受就是衢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衢州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盛誉,可考据的历史长达9000年。古称“瀫水”的衢江环抱着历史悠久的城楼、街巷,方言复杂多样,皆出自吴语金衢片,它是华夏文明中最早设县的地区之一。衢州自古民风朴实,崇尚儒学重视教育,共出过1013位进士、9名状元;同时衢州也是商贸、儒学融汇中心,在南宋时期最为辉煌,商税收入仅次于临安府,不仅建有孔府家庙和百所书院,也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出过众多文学家、理学名人。文人墨客在衢州留下唐诗宋词过千。
历年来,在党委政府的关心下,衢州婺剧精品不断涌现。衢州婺剧人创作出的《梨花狱》《忠壮公徐徽言》《钱江东去》《东南阙里》《三请梨花(新编)》《胡子外传》《双合印》《碧血芳魂》《江郎与须女》等全新剧本、曲谱,成为当代常演不衰的婺剧经典佳作,收获各类大奖、表彰等。婺剧团体不断参加高端展演,培养了一批优秀戏曲人才,这个过程也充分展现了婺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风采。如:2008年6月,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歌剧《祝福》在国家大剧院展演;婺剧《断桥》《林冲起解》人选 2010年央视春节戏曲联欢晚会。
新时代的衢州婺剧人承前启后,全身心投入到文艺精品创作及艺术交流活动中。如:衢州市西安高腔传习所江山婺剧研究院担纲大型实景剧《浸梦水亭门》《你好江山》《大陈见面》,音乐剧《南孔》《清溪江湖》等的创作演出;2018-2019年,江山婺剧研究院先后应邀到澳门、意大利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在做好主业的同时,他们积极服务社会发展。上述两家婺剧团体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开展农家乐文化大篷车送戏下乡以及送戏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等活动,每年演出一千多场,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2019年11月,衢州市西安高腔传习所、江山婺剧研究院同时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婺剧)保护单位资格。2020年5月,婺剧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名单。
正因为衢州婺剧如此炫丽和繁荣,衢州市政协决定征编出版《三衢有戏》,以期让世人更多地了解婺剧的魅力,将新老艺术家、戏曲工作者的心血和成果展现出来,把散落在全市各处的古戏台等戏曲文化遗留作一挖掘梳理。
11月初,在位于衢州市区水亭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忆江南围棋博物馆“书香政协书屋”里,有一位读者正在翻阅《三衢有戏》,问及看书有何收获时,他说:“我是一位婺剧爱好者,平时也会哼几句戏文。最近两周差不多每天来书屋读这本书,阅读中产生了内心共鸣,感受到婺剧独特的文化魅力,我对婺剧的喜爱好像一下子提升了一个境界。”
“政协文化文史工作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研究、形成成果,在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建言资政、凝聚共识。”衢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许立表示,衢州市政协组织编撰出版这本有关地方婺剧艺术的史料《三衢有戏》,既是为了全面整理婺剧在衢州的发展演变历史,也是为了引起全社会对这门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关注,更是针对艺术传承人的培养、精品剧目的打造、互联网时代文旅市场的融入等焦点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行的全新探索。
责任编辑:薛俊棋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