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分水岭风景道航拍
在江淮大地上,有一道高高隆起的脊梁,它的名字叫江淮分水岭,这条分水岭不仅是自然地理的重要特征,沿途地区秀美的自然景观与历史的厚重交织共融,更为其赋予宝贵的旅游资源。
随着自驾游已成为全域旅游时代最主要的出游方式之一,风景道这一概念也应时而生,一条美丽的风景廊道,已经成为一个区域的重要旅游吸引力。2022年,安徽省认定了首批旅游风景道,滁州江淮岭脊线名列其中。
与山而行,与水相伴,420公里长的主线,贯穿滁州市8个县(市、区),滁州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如一根多彩的丝线,串联起沿线100多个景点,让人徜徉在山水画廊之中,沉浸在历史人文之内。不仅如此,这条风景道还成了富民兴业的“致富道”,公路、文化、旅游、产业跨界融合,沿线特色产业因路而兴,群众因路而富,将旅游资源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滁州市明光市军旅小镇风景道
以路串景,沿途探寻“诗与远方”
滁州襟江带淮,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蕴育了丰厚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全市共有国家A级以上景区47个,其中包括了1家5A级景区和7家4A级景区。但这些景区分布在8个县(市、区),除琅琊山、明中都城知名度较高外,其余景点缺乏突出特色。
同时,这些景区还存在通道少和服务弱的问题,各景点之间高标准的旅游通道匮乏,多数景点主要由县乡道及村村通道路连接,往返耗时较长,交通体验欠佳。各景点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导致游客在不同景点的体验感参差不齐。
为了打破旅游业的发展瓶颈,滁州市于2018年底谋划确立了“江淮分水岭岭脊生态旅游带”工程,并将其作为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的“1号”工程和示范工程。2021年8月,主廊道全线建成贯通。
据滁州市文旅局副局长杨东利介绍,风景道依托江淮分水岭岭脊而建,主线总长约420公里,形成定远—凤阳龙岭段、明光军岭段、南谯松岭段、全椒慢岭段、来安红岭段、天长鬘岭段、琅琊山文岭段等七个特色区段,道路面设置独具滁州特色的标识和彩色沥青绿道,推动公路由“交通线”变成“风景线”。
“一岭分江淮、一道看滁州”,沿风景道而行,途中既能领略琅琊山、皇甫山等5个国家森林公园和4个省级森林公园的山川壮阔,也能欣赏到来安池杉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白鹭岛等景点的灵动秀美,江淮分水岭独特地貌特征尽收眼底。同时,依托风景道沿线醉翁亭、吴敬梓纪念馆、明中都遗址、抗大八分校等人文资源,将沿线旅游建设与醉翁文化、阳明文化、儒林文化、大明文化等皖东地域文化相结合,让游客真切感受到了人文的厚重与深邃。
通过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建设,滁州本地旅游景区景点从以前的“藏在深山人不识”到现在的“虽在深山有远亲”,成为和皖南川藏线旅游风景道、黄山世界遗产旅游风景道等齐名的旅游风景道,“分水岭上好风光”越来越深入人心。全椒县“1314爱情大道”、定远红石峡等已成为滁州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上的网红打卡点。
小岗村宿
以路兴业 打通滁州文旅“任督二脉”
练子湖畔白鹭飞,高山峡谷风光美。位于滁州市来安县境内的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红岭段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初冬季节,树木给群山披上了斑斓的衣衫,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来自扬州的游客刘先生不由得陶醉于此。“我是在朋友圈看到了这里的照片,觉得很美,便趁着周末带上家人过来转转。”刘先生说,江淮分水岭的景色更加多样,既有山水之美,又有田园之趣,而且一路走来,还饱尝了当地的美食,让他感到不虚此行。
风景道的建成如同武侠小说中描写的武林高手打通了“任督二脉”,滁州的旅游场景就此被激活。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889万人次,同比增长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1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2%。而在2020年风景道建成前,全市旅游业总收入为151.4亿元,占GDP比重仅为5%。
今年11月15日,小岗村入选了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昔日“大包干”发源地,如今已成为安徽走向世界的一张亮眼“名片”。
凤阳县文旅局副局长赵素素介绍,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凤阳段)全长99公里,途径小岗村。随着旅游业态的不断升级,小岗村已经从最早的单纯接待游客游览,发展到如今集乡村休闲、民宿、研学游等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模式。2022年4月,“小岗村宿”开工建设,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度假去处。
“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的建成,串起了沿途的景点,起到了资源整合、共享的作用,对小岗村整体旅游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小岗村也有很多特色农产品,也可以借助风景道的交通便利,进入更多景区销售。”小岗民宿项目现场负责人韩正亮告诉记者。
据了解,凤阳县依托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建设15个旅游节点,带动全县接待研学游16万人次,乡村休闲旅游年营业收入超15亿元,今年旅游总收入预计超55亿元,小岗片区全年产值预计超过20亿元。
滁州市明光市军旅小镇静港营地
以路富民 风景道成为“幸福道”
来安县林桥生态农庄原本是一个普通农家乐,只提供餐饮服务,2019年,乘着乡村旅游热的东风,农庄老板刘多林租用村里3户闲置的老村宅,在农家美食之外,依托林桥的苗木花卉资源,加入户外康养、运动体验等元素,建成占地30亩的特色农家民宿。风景道建成之后,农庄的生意更是上了个新台阶,“每到节假日,生意都特别火爆,民宿早早就订完了,餐饮的翻台率能达到3.5以上。”刘多林说。
一条风景道,万家致富路,文旅深度融合为乡村带来产业联动增值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方效益,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沿线村民从风景道的建设中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在位于明光市的静港营地餐厅里,服务员张艳正忙着接待游客用餐。张艳是当地尖山村民,2021年,她将家里的老房子和土地流转给营地,自己来到营地上班。“之前在市里面打工,离家远,不方便照顾家人。现在营地旅游项目建成后,我就在这里上班,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据介绍,风景道建成后,沿线乡村环境整治率100%,道路环境、村容村貌、旅游风貌显著提升,实现乡村变景区、田园变游园。“以前村里环境不好,出门都是土路,现在全部翻修成了柏油路,村里焕然一新。”张艳告诉记者。
依托风景道建设,滁州实现了农林水商文教体等“+旅游”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滁菊、芡实、艾草,这些都是沿线的特色农副产品,如今已被开发成各类乡村旅游商品,借力风景道提升影响力、拓展销路,5000余户农户变商户,带动就业近10万人。预计到今年年底,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沿线119个重点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5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
滁州市文旅局副局长杨东利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以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提质升级为引领,大力推进相关产业“+旅游”深度融合,完善基础配套,丰富业态产品,提升服务品质,持续挖掘“江淮分水岭的星空”品牌效应和产业价值,激发乡村旅游发展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马玉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