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黄勇 通讯员 徐凌宵)在金清镇,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80 后、90 后和 00 后组成的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成为了传播党的声音、弘扬时代精神的主力军。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宣讲形式,让理论宣讲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深入到每一位群众的心中。
推动基层故事和理论宣讲相结合。人文乡村建设中的农家书屋则成为了宣讲团与群众深度交流的温馨阵地,他们通过一批老百姓听得懂、乐于听的宣讲 “小故事”,“沉浸式” 讲好理论 “大道理”,把新思想、新文化、新风尚融入到基层百姓生活中。在这里,理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而是化作了实实在在的生活图景,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推动传统宣讲和文艺宣讲相结合。作为文艺轻骑兵的文化特派员们是宣讲团的一支劲旅,利用道情、三句半等金清当地特色非遗民俗文化,他们将党的理论知识巧妙地融入到精彩的文艺节目中,通过歌舞、小品、朗诵等形式,创作出 “消防三句半”“反诈一家人”“土味天团” 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宣讲作品,打磨情景式宣讲作品《高升村的兴农记》,在镇里的各个角落尤其是文化礼堂进行宣讲演出。老年学堂也成为了理论宣讲的重要场所之一,不同年龄段的宣讲员在这里与老年学员们互动交流,分享理论知识。这种文艺宣讲演出的方式,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群众的心田,推动理论宣讲在基层 “声入人心”。
80 后宣讲员以其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成熟的思维方式,能够深入剖析理论内涵,为宣讲内容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90 后宣讲员充满活力与创意,擅长运用新媒体手段和时尚元素,让宣讲活动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00 后宣讲员则带着青春的朝气和纯真,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为宣讲注入了新鲜血液。
金清镇的新时代理论宣讲团通过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充分调动了 80 后、90 后和 00 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让党的理论知识 “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在全镇范围内营造出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凝聚起了广大群众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强大力量,为金清镇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人文乡村建设、非遗传承等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马玉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