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姓保”、“监管姓监”、“科技保险”……这些词汇是2017年保险业的热词。仅2017年一年保险监管部门就下发了约千张罚单和监管函,重拳出击整治行业乱象。监管密集出手、规范政策陆续实施,2017年万能险占比进一步下降,人身险长期保障型产品占比持续上升,行业在回归保障、专注本源的转型过程中取得重大进展。此外,科技保险活力显现,保险科技被广泛应用于各业务流程和服务环节,实现承保、核保、定损、理赔等功能的智能化。
处罚力度彰显最严监管
2017是保险业监管升级的严年。数据显示,截至12月28日,年内保监会已公布37张监管函,超过去年全年16张一倍多。除了监管函,保监会的行政处罚更为“直击要害”。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保监会开出了47张罚单,各地保监局出具了878张罚单,总计925张罚单,罚没金额超过1亿元。而2016年,保监系统累计罚款约为7836万元。
一位保险公司高管人士向记者坦言,“今年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来自监管的压力,尤其是在公司治理、股权结构、合规等方面,我们现在是极力低调。”
可以看出,在整治市场乱象方面,保监会2017年可谓重拳出击,一方面坚持从严执法尺度,坚决执行机构与人员双罚制;另一方面切实加大处罚力度,对案件严肃追责,从严处罚。尤其对个别影响恶劣、严重扰乱保险市场秩序的保险机构,坚持依法从快从重处罚。
具体来看,37张监管函共涉及33家保险机构,其中保险集团1家,财产险公司12家,人身险公司18家,健康险公司1家,资产管理公司1家,涉及公司治理、产品设计、电话销售及互联网销售等一系列问题。
如最近对安心财险下发的监管函指出,安心财险存在违反公司章程规定聘任和解聘公司高管、“闲时退费”违反车险条款规定等问题;而对昆仑健康保险更是史无前例的采取直接“清退违规股权”的监管手段,并将相关投资人和中介机构列入市场准入黑名单。保监会发改部主任何肖锋表示,接下来还有9家保险公司的违规股权将被处理。
“通过这一时期的集中整治,市场乱象问题及风险得到了进一步揭示,保险机构对发现的问题积极整改,一些业务领域乱象问题得到了初步遏制。”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日前指出,今年以来,保监会在堵住监管漏洞,完善监管制度方面加大力度。
梁涛表示,各项监管政策要严格贯彻落实到市场中去,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格处罚,严防风险,加大处罚力度;要强化问责机制,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法律责任人和合规负责人是做好保险法律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独立审慎的职业操守,把好公司重大决策事项的法律合规关,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风险要直言不讳,不做“老好人”,坚决抵制各种违规指令和突破合规地线的要求。
寿险回归保障本质
万能险过度发展治理、税优健康险扩容、税延养老保险启动等是2017年以来人身险改革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2017年5月12日,保监会下发了《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这份文件在保险业被称为“134号文”,并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134号文”中,最为主要的一点是,“两全保险产品、年金保险产品,首次生存保险金给付应在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且每年给付或部分领取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
“134号文”已经实施两个月,市场上不少年金保险下架停售,不过近两个月大型险企的保费仍然保持增长,新规影响有限。
新华人寿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万峰表示,“134号文”在资金运用、客户承保、产品设计等多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标准,同时加大了违规处罚的力度。监管从严成为新常态,监管机构对寿险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导行业回归保险本源、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保监会“134号文”的出台实施,从长远的角度看,有利于新华保险乃至整个保险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太平洋人寿董事长徐敬惠表示,寿险业务转型虽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转型成果还不那么巩固,需要居安思危,已在进行“二次转型”,即以“大个险”为核心,以健康养老和资产管理为支撑的新格局。
2017年以来,人身险业回归人身风险保障与长期储蓄本源取得重大进展,产品结构、业务结构与出现明显改善。从前三季度数据看,普通寿险业务规模保费占比49.38%,较2016年底上升13.18个百分点;万能险18.37%,下降18.48个百分点。
此外,1-10月份,寿险公司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5473.75亿元,同比下降51.40%。这意味着,国内人身险产品的业务结构出现重大转变。人身险纠正了个别保险公司万能险快速发展带来的业务结构严重失衡、资产负债严重错配、规避监管制度漏洞等风险隐患,降低并避免个别激进经营风险上升为行业危机的可能性。
保险科技成行业亮点
众安在线9月28日在H股上市成为科技金融第一股,太保9月推出业内首款智能家庭保险顾问“阿尔法保险”……2017年无论是传统保险公司抑或是新型的互联网险企,都在发力科技保险。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伴随这些创新技术应用于保险投保、核保、理赔等环节,科技正助力保险业革新。
分析认为,科技保险已经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创新业务、产品的落地和应用越来越多,未来互联网保险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众安是保险和科技双基因驱动的公司,业务模式和传统的保险公司完全不同。”众安在线首席执行官陈劲表示,众安通过前沿科技连接生活消费、消费金融、健康、航旅及车险五个生态系统,这种模式是全新的模式,并有信心会成为未来整个中国保险市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有约5亿的用户,如果用传统人工的方式,那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众安更多的是应用人工智能、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服务,比如退货运费险这样的产品中,99%采用自动化服务方式,航班延误险几乎100%用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理赔和核保。”
保险机构通过积极应用科技和数据创造创新解决方案,从而降低成本、发掘价值服务,创造更多利润,实现真正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太保上线的“阿尔法保险”,只需消费者做几道选择题,后台就会通过人工智能给出用户整个家庭的保险配置建议。中国太保首席数字官杨晓灵透露,阿尔法保险的背后,是中国太保1.1亿保险客户数据积累以及中国太保的精算团队。“保险公司在新科技面前现在有一种焦虑、担心会被淘汰,但中国太保不需要焦虑,现在市场上的技术远远没有成熟,公司需要对未来新技术进行提前储备。”面对保险科技来袭,太保总裁贺青直言“无惧”。
民生银行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报告认为,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在保险业的应用将持续赋能行业创新发展。保险公司及监管层对保险科技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与加大投入有望重构保险的未来,推动保险商业模式的迭代创新,为保险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全新动力和可实现性。
平安证券分析师缴文超认为,2017年以来保险科技逐渐受到市场关注,各家险企开始逐渐将保险科技相关的技术进行了实际运用。未来来看,保险科技将驱动行业和公司转型发展,市场潜力及空间广阔,同时保险科技的初创公司也将获得很好的发展机遇。
艾瑞咨询认为,互联网化将成为保险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预计到2019年,我国保险市场保费规模将超过6万亿,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2.5%。
责任编辑:钟报国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