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建四局承建的宁波至慈溪市域(郊)铁路工程SGCX05 标段项目跨方淞线悬浇梁顺利合龙,标志性节点工程取得阶段性突破,为该区段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串联两域 优化格局促发展
宁波至慈溪市域(郊)铁路工程线路全长约67千米,设车站13座,平均站间距约5.3千米。中建四局承建的SGCX05标段范围,全长约10.34千米,车站建筑面积11858.8平方米,线路起点为沈海高速节点桥南侧(不含分界墩),终点为龙山站(不含),标段内共设掌起站1座车站。
宁波至慈溪市域(郊)铁路工程是宁波“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重点项目,为宁波市域(郊)铁路网中的北翼骨架线。项目建成后,将连接宁波主城与北部副城,支撑城市空间向北拓展,有利于推动宁波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带动沿线地块开发和交通、生态等产业升级,为宁波全域一体化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共建共享提供新的契机。
策划先行 精益管理助履约
项目为线性工程,线路长、用地地类较多且周边环境复杂,为保证现场的安全、质量和生产进度,项目将区间分为3个工区进行分区管理,配备齐全人员、设施,并压实责任分配,有效减少了管理跨度、提高协作速度,促进现场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利用。
在跨方淞线施工前,项目技术团队对跨方淞线12个梁段的关键工序、关键节点进行交叉梳理,编制《跨方淞线(60+90+60)m连续梁专项施工方案》,及时组织连续梁技术交底,紧盯全过程质量管控,并就支架搭设、挂篮悬浇、合龙段施工等重要工序多次召开讨论会,实现方淞线悬浇梁“零误差”精准合龙。
项目聚焦工地现场“人、机、料、法、环”五大生产要素,运用智慧工地平台,实现动态信息化监测、分析、预警,并在每个节段端头埋设线性观测应力感件实时掌握梁体状态,采用全自动智能张拉、压浆设备等提升现场标准化作业水平,做到对重大关键节点超前研究、制定措施。
项目在11月成功完成简支梁34片,创下宁波至慈溪市域(郊)铁路工程全线开工以来单月简支梁完成的最高纪录,并成功在年前完成方淞线悬浇梁合龙。
科技赋能 工艺优化提质效
为解决挂篮行走方向难以控制及同步性差的问题,项目团队研发一种挂篮行走装置,通过改变连接方式、利用既有固定挡板,以滑移支座后方的千斤顶推动来实现挂篮主桁架的单方向移动,解决挂篮行走问题,顺利在今年第一季度完成全线首件1号块挂篮悬臂施工。
项目在桥梁上部施工中,利用MIDAS GEN软件对箱梁现浇贝雷支架的安装方案、卸载顺序进行模拟选择,施工过程中对构件应力、应变实时监控并与模拟验算结果对比,确保施工安全、有序可控、一次成优,推动工程实体质量成型效果良好。
项目团队坚持结合项目特点钻研创新技术,积极提炼高质量科技成果,列入局科技创新示范工程计划,截至目前,已发表论文2篇、受理专利7项,获市级QC成果2项。(曹俊杰)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