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衢州人大:为人才科创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发布时间:2025-01-18 15:05:1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2025年1月10日,浙江省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实施科技创新工作报告制度的相关内容。2025年1月中下旬,市、县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就将首次审议科技创新工作报告。科技创新工作报告制度是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的一项“创新之举”,也是多年来坚持助推全市人才科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具体缩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浙江省委也提出创新浙江战略,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衢州人才科创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城市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百强榜第58位,成功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首夺浙江“科技创新鼎”,出台全国首部科创平台高质量发展地方立法条例《衢州市科创平台高质量发展条例》,全市引进博士人才连续2年超200人,衢州学院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等多项重点指标增速位列全省前列。

引育平台:勇当“急先锋”

2024年 12月18日,衢州智慧新城一处工地开工建设,这是衢州与复旦大学合作共建的衢州复旦研究院。

衢州复旦研究院能够落地衢州,衢州市人大发挥了重要作用。几年前,衢州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得知复旦大学有意在地市建设研究院,就多次赴上海对接。2024年4月,更是在举办了“复旦大学·衢州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向复旦的师生发出诚恳的邀约。

如此诚意,最终促成项目花落衢州。目前,复旦大学已到位全职科研和管理人员20人,启动17个新药研发项目和1个成药性评价定量药理学平台建设;与衢州院校、医疗机构和药企开展深度交流并达成合作协议;举办多场生物医药相关论坛,在推动衢州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在智慧新城,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已经成为衢城地标。在这片163亩的土地上,衢州科技创新的时代大幕正在拉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衢州研究院院长是衢州市人大代表,不但具有科学家素质和学术地位,又有企业家才能和行业号召力。他所主持的浙大衢州研究院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专家人才,在其号召和带领下择优遴选一批懂科研、懂产业、懂创业的“三懂”人才建设管理化工中试基地,并与地方合作建立中试实验实训基地,引进5个院士团队,为衢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重大贡献。

引育科创平台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衢州人大常委会抢抓时机,主动出击,积极对接知名院校和高端科创资源,之前已经促成衢州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长三角研究院,借力借智突破衢州产业发展“卡脖子”关键技术。目前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已培养硕、博研究生300多名,联合21家企事业单位共建衢州市人工智能与数智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医工交叉创新联合体等7个创新联合体,在智慧医工、低空经济、电子通讯等领域孵化出12家科技型企业。其中,与市人民医院共建医工交叉创新中心,联合医院完成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位居全国地级市公立医院第二名。

助力企业:营造“好生态”

在衢州智造新城浙江巨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冷科技)智算数据中心机房内,一台台白色机柜内部,一列列服务器整齐地浸没在一种神秘液体中。这是一种无腐蚀性、完全绝缘的氟化液,能吸收服务器产生的热量,且能耗几乎为零。

这套看上去没什么科技感的单相浸没式液冷系统,在2024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成立半年内,巨冷科技已交付3个项目,客户覆盖了通讯行业、政府部门以及头部互联网企业。”巨冷科技董事长鲍处瑾表示,计划将热控设备生产和液冷服务器设计、测试基地落户于智造新城和智慧新城,以满足市场需求。

巨冷科技的成立,是科技研发到产业落地的重要探索与实践,也是衢州市引进科研团队,打造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重大成果,而这背后蕴藏着人大的智慧和力量。

针对全市人才科创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市人大常委会专门组织力量,多次到市内高校院所、高新企业等开展调研,并赴省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形成多篇有建设性意义的深度调研报告,提出以“平台+产业”“成果+孵化”“资金+基金”等推动人才科创高质量发展多方面具有针对性、创设性的意见建议,政府吸收采纳形成操作方案推动落实。

企业在发展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衢州市人大用高标准的执法检查问诊把脉。

前几年,柚香谷双柚汁成为网红饮品。随着产品走红,作为创始企业浙江常山恒寿堂柚果股份有限公司遇到了仿制问题,产品商标名、标签、外观设计等都和柚香谷双柚汁高度相似,并多达110余款。这些产品除了侵害专利权,质量还良莠不齐。

衢州市人大在执法检查中发现这一问题,积极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形成专利快速确权维权等制度政策,推动柚香谷双柚汁专利案件得到化解。

聚焦科技进步“一法两条例”贯彻实施,衢州市人大成立执法检查组开展检查。通过赴企业、高校、医院等实地检查,多渠道收集人才科创工作中的短板不足,提出意见对策,强化检查成果运用,推动问题解决。

协同保障:构筑“强支撑”

衢州市人大引导鼓励人大代表为人才科创事业发展建言献策,本届以来累计收到相关代表议案建议26件。

2024年,代表提出的《关于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更好发展的议案》被衢州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列为重点议案,推动全市全力抓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着力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扩量提质。

“专精特新”是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强的简称。“经过6轮辅导和完善,去年衢州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45家。”衢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衢州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山区县全覆盖。

除了通过代表的议案、建议来推动,衢州市人大形成人大监督与其他监督协同联动机制,打造“人大+”立体监督新格局,通过与纪检、司法、审计等部门协同,着力服务保障人才科创高质量发展。

“感谢法院帮助我们圆满化解纠纷,让企业从困境中走出来……”近日,签下协议后的衢州某纸业股东对智造新城法院干警表示感谢。

2023年,该公司因股东内部股权不清晰、公司与股东之间互负债务、征迁款分配产生分歧等原因,导致公司涉诉30余起,企业负债累累、举步维艰。经过法官调解,促成双方找到“最大公约数”,实现系列纠纷一揽子化解。

位于衢州市主城区的智造新城,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重点企业1100余家。入驻的企业日益增多,司法需求也与日俱增。在市人大支持下,市法院在设立的智造新城法院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一年,我们感受到了司法服务水平的提升,建议法院能够在护航跨境贸易、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2024年9月19日,衢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走进智造新城法院,开展司法保障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视察。

作为立法机构,衢州市人大制定《衢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全省首部优化涉企服务地方性法规、《衢州市科创平台高质量发展条例》,同时依法作出《关于加快打造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的决定》和《关于建立科技创新工作报告制度的决定》,切实通过法规制度引领支撑人才科创事业高质量发展。(段菁菁)

责任编辑:薛俊棋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