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传承民风民俗,促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1-22 15:55:3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年关将近,临海河头镇的大石垂面市场迎来了销售旺季,需求持续攀升。为了弘扬地方民俗风情,加速乡村振兴的步伐,2025年1月22日上午,浙江开放大学临海学院的老师们亲临临海市河头镇五景岙村,对当地的手工垂面产业进行实地考察与指导。

老师们首先参观了河头草帽头专业合作社。走进合作社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产业的叮嘱:“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这句话不仅是当地百姓对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景,更是传统技艺与现代社会发展和谐共生的生动诠释。在合作社内,老师们与“草帽人家”品牌的理事长陈传辉进行了亲切友好地交谈。

期间,陈传辉理事长满怀激情地向开放大学的老师们介绍了河头镇草帽头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公司+农户+电商”。这一模式成功地将垂面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极大地拓宽了销售渠道,显著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据悉,合作社已顺利经营10余年,截至目前已与15户人家达成合作,日收购量达1000多斤,且平均收购价高于农户个体直销价2—4元。村民们无需远行,在家门口就能通过手艺实现就业增收,将传统技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真正践行了以创业带动乡村致富的目标。在交谈中,老师们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以及创业对于推动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后,在陈传辉理事长的热情引领下,老师们来到了河头镇有几十年制面经验的陈阿婆家,观摩大石垂面的制作流程。一踏入陈阿婆那朴素而整洁的小院,一股淡淡的麦香便扑鼻而来。陈阿婆身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衣裳,岁月的痕迹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她的双眼却闪烁着对这门手艺无尽的热爱与自豪。她手持一根细长的竹条,轻巧地在面团间穿梭,不一会那粗胖笨拙的“面疙瘩”便成了细如丝的“琴弦”。见到老师们来,她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并亲自介绍起了垂面的制作流程。她说道:“大石垂面,作为地方上享有盛誉的传统美食,其独特魅力在于完全不依赖现代机械,而是全凭手工技艺精心打造。由于垂面的制作对环境条件极为挑剔,需干燥且低温。因此我们每年仅在立秋到次年暮春的这半年时间里进行制作。尽管原料简单,仅面粉与盐而已,但要将垂面做得尽善尽美却绝非易事。从盘面、醒面、抻面、拉面,直至晒面,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影响到垂面的最终风味与口感。”在陈阿婆的谈话中,老师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传统手艺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匠人精神。

在走访河头镇的活动结束之际,浙江开放大学的老师们针对当地百姓关切的两个主要问题——如何打造垂面精美包装及如何实现网上订单与线下销售的高效融合,结合河头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且可行的建议。

 针对包装问题,老师们建议将河头镇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包装设计之中,通过手绘图案、地方特色符号等手法,不仅提升包装的艺术感和文化价值,还能使垂面产品成为一张传播地方文化的名片。更进一步地,老师们建议在包装上添加品牌故事讲述的内容,比如简短介绍陈阿婆等制面师傅的传奇故事以及垂面制作的传统工艺,以此来增加产品的情感附加值,让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背后的文化温度和匠人精神。 

  而对于线上线下的销售融合问题,老师们则推荐引入先进的订单管理系统(OMS),该系统能够实现订单自动分配、库存同步更新、物流跟踪等功能,从而显著提高处理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同时,老师们还建议利用大数据分析顾客购买行为,以便精准推送个性化营销信息,进一步提升转化率。除此之外,老师们还强调,在线上推广的同时,应加强与线下门店、超市的合作,设立垂面体验区或专柜,让消费者能够亲身体验垂面的卓越品质,并现场扫码下单,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浙江开放大学的老师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是一个经济层面的命题,而是一个涵盖了文化、社会与生态的综合性发展战略。因此,老师们纷纷表示,他们将把河头镇的成功故事和宝贵经验带回校园,融入日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致力于培养更多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乡村振兴人才。他们坚信,通过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必定能够激发乡村发展的内在活力,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真正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美好愿景。(胡悦)

责任编辑:张卫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