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南浔运河古镇国潮非遗唱主角 练市船拳练出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01-30 17:02:22 推广 来源:浙江在线

乙巳蛇年大年初一下午,记者来到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赏花灯、逛市集、看民俗表演。走在张灯结彩的练溪河畔,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下午2时许,一阵喜庆的锣鼓声传来,众人循声望去,练溪河中央,一艘飘着“练市船拳”旗幡的红漆大船上,几位练市船拳师傅开始了精彩表演。  

船拳,顾名思义,就是在船上表演的拳术,是江南水乡特有的地方传统武术项目。独具特色的练市船拳于2009年成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游客在欣赏练市船拳表演。 通讯员 杨榕 摄

只见几位拳师身穿橙色中式对襟衫、腰系红腰带,在2平方米左右的船头大显身手,蓝色的旗帜、木棒、板凳、鱼叉、大刀等轮番上阵,俨然一场激烈的“水上擂台赛”。  

记者看得津津有味,旁边的本地小伙费英杰和同伴讨论得热烈:“很久没看到船拳表演了,比小时候的更精彩!”攀谈间,小费告诉记者,他毕业于练市小学,6年间每周一节的船拳课,不仅是体育锻炼,更在他心底种下了亲近传统文化的种子。

随着船上的表演结束,几位拳师走上街道,邀请市民、游客跟着他们一起学打拳。

“我们练的是改编过的非遗舞蹈《练市·船拳》,去年刚刚得过省群众广场舞大赛金奖,非常适合大众练习。”几名女队员在一边招呼大家加入。没两分钟,现场群众中就有20多人加入了船拳队伍,不仅有当地男女老少,还有不少北京、上海等地的游客也加入其中。  

“眼睛直视前方、手臂摆正”“握拳、击掌、劈腿、眼神杀,要注意形神兼备”……带头教授的是练市船拳协会顾问、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董根发。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沈云如和忻文华等队员则穿梭于人群之间,时不时纠正大家的动作。  

“传统的练市船拳,普通人练起来难度比较大。”沈云如介绍,去年5月,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舞蹈老师、南浔区区级文化特派员汪蓓的到来,让练市船拳有了更加贴近大众的表演形式。“汪老师有20多年的舞蹈基础,懂得如何在保留船拳精髓的同时创新表达形式。我们用了一个月,编排了非遗舞蹈《练市·船拳》,将练市船拳里的战旗、大金枪、四门拳等武术元素编入广场舞,非常适合大众练习。”沈云如说。  

现场,练市小学船拳社团的小队员也特地赶来助阵,指导小朋友们学习船拳。“太好玩了!”跟着父母出来玩的沈宸熙、陶亿晨跟着“小师父”们学打四门拳,撑、削、顶,一招一式,像模像样。  

沈云如说,他们有着共同的新年心愿,希望古老的练市船拳能够更加火出圈,越打越有力。

责任编辑:马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