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5日至21日,潍坊学院“星光筑梦”社会实践团队在山东省潍坊市、滨州市、临沂市、日照市、东营市开展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为主题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在启程前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工作,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精心策划了多样化的宣讲方案,旨在将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到基层,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将新时代中国思想理论深入人心。
追寻英烈荣光,汲取奋进力量。在潍坊市烈士陵园,大家怀着崇敬与庄严之情,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总书记强调要传承革命精神,烈士陵园中的每一座墓碑、每一段故事都是英雄历史底蕴的生动载体。队员们在此庄严宣誓,以响亮的誓词表达对烈士们的敬仰和怀缅。同时,这也让团队成员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以英烈为榜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团队成员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将英烈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跟随乐道历史,尽显爱国底色。乐道院始建于1882年,2019年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潍坊市乐道院纪念馆,团队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各个展厅,深刻感受着历史的沧桑和魅力。在参观过程中,志愿者们了解到一个叫张兴泰的人,他同情被关押的侨民的悲惨处境,冒着生命危险参与了将补给品辗转送进集中营的工作,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内涵。在后续的宣讲活动里,该队的宣讲者以张兴泰的事迹作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着力点,以小见大,将党的二十大的内容以一种更加生动的方式向听众阐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种更加深刻的方式加以体会和领悟。
图为星光筑梦队成员参观乐道院场景 潘竹阳供图
宣介政策发展,共话乡村美好。除了集中宣讲,实践团队小组深入到各个社区,走进村民家中,与村民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实践团队分组深入,与居民面对面交流新时代思想和党的会议精神。队员们通过发放传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介绍国家的新政策、新发展,让居民了解在这一思想指引下国家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所做出的努力。在乡村,实践团队走进村民家中,与村民亲切交谈。他们一边发放传单,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和总书记对农村发展的殷切期望,一边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在此期间,有位农民伯伯提出来这样的问题:“咱农民怎样更好的运用国家政策来发展特色农业呢?”对于这个问题,队员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理念为依托做出细致解答。针对村民关心的农村环境整治等问题,队员们给予耐心解答和建议,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参观走访瞻仰,思想扣住心弦。在山东省滨州市博物馆,团队成员展开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其中。一楼圆明园的兽首复制品散发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在孙子文化展厅里,队员们更加深刻地感悟了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在交流讨论环节,成员们结合实际工作,探讨如何在各自岗位上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为了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会议精神,这支队伍还来到了滨州黄河楼。在参观中,成员们通过向游客即兴讲解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黄河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参观结束后,传承黄河文化根脉,在新时代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的观念铭刻在了每个队员的心中。
图为星光筑梦队成员为英烈献花鞠躬 董晓蕊供图
团队成员们怀着崇敬之情来到山东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了意义深刻的活动。成员们整齐地排列在烈士纪念塔前,庄重地献上鲜花,鞠躬默哀,缅怀先烈。深刻领悟到总书记关于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血脉的重要指示,决心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的使命担当,将沂蒙精神发扬光大。
图为潍坊学院师生在社区前留影 于子涵供图
知行相互辅成,聚时代新使命。活动的顺利开展加强了与社区、学校、乡村等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更好的优良条件,并认真研读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著作和讲话,原原本本学、原汁原味学,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运用。成员们纷纷表示要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在各自的专业上努力学习,积极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苏礼彬 董晓蕊 石芊妍)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