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青年扎根乡村地 振兴绘就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2-20 16:07:3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沂蒙情·基层行"实践团,带着对乡村振兴的深切关怀与期待,踏入了临沂市郯城县归昌乡这片充满希望的红色沃土。作为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昌乡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新时代的发展使命。这里曾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沂蒙精神在此生根发芽;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这片土地正焕发新生。实践团通过实地调研,探寻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需求的深度融合,见证了一场“青春智慧”与“红色基因”的精彩碰撞。

沂蒙热土展新颜,归昌乡里话振兴。2025年寒假,山东科技大学"沂蒙情·基层行"实践团跟随省派第一书记的脚步,走进归昌乡。实践团走上了观看麦田画的连廊观赏顶,走到了归昌乡农业天间学校,走进了凤鸣生态农业公司。无论是从品牌特色的姜湖贡米,还是到科技感十足的冬暖式大棚,归昌乡以特色产业为笔,以沂蒙精神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故事。

高校智汇注活水,产业振兴破难题。在省派第一书记蒲蓬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深入归昌乡村落,切身感受乡村蝶变。省派第一书记们是山东科技大学选派至归昌乡的“智囊”,一年来,归昌乡新建公厕2处,新修排水沟85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56盏,新增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曾经的泥泞小路变为柏油马路,废弃荒地化身文体广场,村民傍晚在此跳广场舞、下棋,欢声笑语不断。更令人瞩目的是“特色展示街区”的落成——青砖灰瓦的仿古建筑群中,姜湖贡米、香酥银杏、草编工艺品等特产琳琅满目。实践团成员感叹:“这里既有乡土气息,又有现代活力,真是‘旧貌换新颜’!”

产业振兴是归昌乡发展的核心。在山东科技大学的推动下,凤鸣归昌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将姜湖贡米和香酥银杏送上高校餐桌。姜湖贡米产自富硒土壤,颗粒饱满、口感香甜;香酥银杏则以传统工艺烘焙,成为网红零食。产品包装上印着“归昌乡·高校助农”标识,既是品质保障,更是校地情谊的见证。书记们透露,下一步计划通过直播带货和校企合作平台,将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归昌乡的蝶变,是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缩影,更是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需求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山东科技大学不仅提供技术支援,还组织学生团队参与乡村规划、品牌设计,让“青春创意”为传统产业赋能。

沂蒙精神薪火传,青春聚力正当时。实践团在调研中发现,归昌乡不仅注重经济建设,更将沂蒙精神融入基层治理。依托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归昌乡建立了“党群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将高校学习的先进思想与实地沂蒙精神有机结合,为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应用注入活力,实现了传承发扬、与时俱进。这种精神浸润转化为实际行动,激励青年学子,既要学以致用助农兴农,更要在服务乡村中锤炼担当。

一场“双向激活”的青春奔赴。此次归昌乡调研活动,让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既需要“输血”,更要培养“造血”能力。高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实践的平台。当青春智慧遇见红色沃土,当理论成果对接田间需求,新时代的沂蒙精神正焕发出勃勃生机。青年学子也将以此未来,山东科技大学将继续深化与归昌乡的合作,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助力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红色文旅融合带。而青次实践为起点,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担当与创新续写沂蒙精神的新篇章。

归昌乡的故事,是千千万万乡村振兴实践的缩影。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涌动着希望,每一个奋斗的身影都诠释着沂蒙精神的永恒魅力。这场青春与热土的“双向奔赴”,必将绘就更加壮丽的振兴画卷。(苏礼彬 刘云鹤 黄珮淋)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