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春,刘衍辉加入校会文体活动部已经快两年的时间了。这段始于2023年春的旅程,对他来说,不仅是青春的注脚,更是一场与自我较量的成长史——在跌倒中爬起,在质疑中坚定,在极限中突破。今日,写下他的这段“马拉松”故事,致敬每一位追光的“同行者”。
初入文体,以孤勇点燃星火。2023年3月,刘衍辉通过层层面试加入校会文体活动部,彼时的他尚不知“责任”二字的分量。经历了“随心动,青春跑”“拉拉队大赛”的两个月融入,他的首项重任是毕业晚会的筹备:主题决议不定,节目征集受挫,细小道具丢失,彩排时间引起争议。更艰难的是,那时正值微积分期末备考,作为负责人,他们不得不在校会办公室通宵达旦。凌晨三点的星光下,同伴们伏案小憩的身影,成了那段时光最深的烙印。
首次彩排的溃败,几乎击碎了他的所有信心。舞台调度混乱、主背景悬而未决,指导老师质问:“还有两天就开始了,主背景还没弄好吗,部长怎么当的!”他在哭泣中也只能憋出一句“我只是一个部门干事...”深吸一口气,抹掉眼泪,他连夜和伙伴列出20条改进清单,逐条联系团队分工落实。两天后,当结尾的《哈工大之歌》想起,预测的晚会时长与实际情况控制在了一分钟之内,他明白了: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泪依然选择咬牙战斗。
有人问他,想留任部长吗?答案未知,可能是他走的这段路太过痛苦,也可能这次选择就决定了他的大学路。
破茧之路,在极限中雕刻韧性。此后的日子,刘衍辉像一片被反复锻打的铁——迎新晚会熬夜三天书写策划,被否决后的伤心;国庆升旗仪式为防起晚,计划睡在办公室;青春跑为统计数据,每天发放问卷统计,一学期回答上百人的问题;校会部门纳新过程坎坷曲折,又是心路历程的考验与历练;学生代表大会熬夜完成的PPT;组织学生去市里看反诈脱口秀大赛;去济南采访党的二十大代表......
部员的一年里,他曾因压力三次写下退部申请。但每次提笔后,总有一句话在心底回响:“难道就这么放弃吗?种子破土前总要熬过漫长的黑夜”于是,退部申请书被折起,化作书签夹进笔记本,他用此提醒自己:肩头始终有责任,我可以做得更好,变得更强。
传承之光,以心火照亮后来者。升任部长后,刘衍辉也是亲力亲为。晚上八点在书记办公室商讨打造“哈工大人的跑步圈”,早上六点去操场做调研。协助五四MV的拍摄,从早到晚辗转十几个场地。那年五月份,拉拉队大赛、成立大会、夏风朗读会、毕晚一审、运动会,那一个月压力的泪水汇成了一场雨,淋了他满身。五月份快结束时,他在朋友圈写了这么一句话:小满之后,我应该重新热爱这个世界了,遇见夏风,遇见自己。
24年的毕业晚会极为成功,是近几年最优秀的一次,是团队自强精神和哈工大规格的又一次缩影。当舞台灯光照亮台下含泪的笑脸时,他忽然懂得:真正的成长,不仅是个人突破,更是将坚韧的基因传递给后来者。如今,看到了新一届成员独当一面策划活动、冷静应对突发状况,他深知——这簇“文体之光”,已在接力中愈发耀眼。
青春自白,苦难是花开的伏笔。转眼大三了,刘衍辉仍然在校会“扛在一线”,迎新季志愿者,中秋节的月饼装箱,国庆快闪的拍摄,文体的其他正常活动。但是他的责任也越来越重,主持人俱乐部、丁香益行、社会实践中心、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学生宣讲团、团委其他工作。
有人问他:“想留任主席吗?”他说:“校会的奔跑已经到了终点,但这场“马拉松”仍在继续,还有更多的舞台值得探索。”卸任后,回望来路,那些曾让他崩溃的瞬间,早已化作铠甲上的勋章。两年间,他学会了在绝望中寻找微光,在争议中坚守初心,在极限中挖掘潜能。文体部赋予他的不仅是能力,更是一颗“永不言弃”的赤子之心。
“文体之光,照在你脸上”——这不仅是口号,更是刻进骨子里的信条。愿每一双被泪水洗过后的眼睛都愈发坚定,愿每一位追光者,都能在青春的淬炼中,活成自己的太阳。(刘衍辉)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